Tuesday 28 June 2011

分析員之死 ── 地位愈益卑微

在很久很久以前,投行分析員地位崇高,而且受人敬重,最頂尖的分析員甚至可以直接跳槽到上市公司當財務總監。今時今日,分析員能夠由投行跳到上市公司當投資者關係經理已經很不錯。
以前,有牙力的分析員在市場上能夠呼風喚雨,為投行搵「大刁」,但最近幾年卻幾乎淪落後勤人員(back office),成為成本中心(cost centre)。
研究部非開源部門
從前,當推銷員向客戶推介股票之時,他們會聘請一些助理幫忙,找尋不同行業的資料和相關數據,而這些助理就是分析員的前身。後來,投行發現了分析員的價值,便投放更多資源成立研究部。研究部雖然本身並沒有直接的收入來源,但卻能間接帶來生意。
當分析員說服客戶買賣股票時,投行便能增加交易佣金。當分析員唱好某上市公司股票之時,該公司配股或進行收購時又可能會對該投行「報恩」。這兩項間接收入一直養活研究部的一眾分析員。
高盛研究部最近幾年大革新,引用新的運作模式,連研究部也要有直接收入。高盛綜合旗下分析員的確信買入/賣出評級,成立基金賺取管理費,開拓多一條財路。此運作模式成功與否,目前依然是未知之數;不過,一旦成功,相信亦會被其他投行仿效。
龍不甘長期游淺水
優秀的分析員基本上是鳳毛麟角,而且他們很多都會轉行。由於分析員並非直接在前線幫投行搵生意,所以人工到達一定水平之後(最高是兩百萬美金)便再難上升。因此,較出眾的分析員一般都不會長期留在研究部,瑞銀的張化橋跳槽成為銀行家正是絕佳例子。結果水平較低的便留在研究部,令研究報告的質素每況愈下。
坦白說,筆者認為研究部中有八九成分析員都只是扮做研究白拿人工,具有真知灼見的並不多。當分析員未能為投行帶來「大刁」時,分析員的地位就愈來愈卑微。
再者,做分析員亦不容易。上市公司本身就已經不斷向投資者解析看好其股票的論據,所以分析員要看好的話,便難免缺乏新意。看淡大多都是吃力不討好,又可能會得罪公司、得罪持重貨的基金客戶,而且公司一般亦會刻意隱藏所有負面資料。真是左右為難。
四大皆空.之二.下周續

Tuesday 21 June 2011

交易員之死 ── 黃金時期已過

金融業一向被公認為是個高薪厚祿的行業。最近筆者友人的子女將近畢業,因而問及在投行工作的前景。投行前線大概可以分為四個崗位:交易員,分析員,推銷員和銀行家。筆聞集將推出一連四期的《四大皆空》系列,淺談這四大崗位,而本星期則先由交易員開始。
粗略而言,交易員的收入分兩種:交易佣金和自營投機。
前者是替客戶出/入貨,從而收取佣金。由於客戶找高盛還是找大摩買貨基本上分別不大,結果競爭令過去幾十年的佣金愈鬥愈便宜,再加上近年又有網絡證券商的出現,競爭更見激烈。除非該客戶持貨較多,需要交易員有技考地派貨出街,否則跟本無須找投行。
交投量減 佣金受壓
在2005至2007年的牛市中,對沖基金異常活躍,令佣金收入大旺。然而,在過去一兩年,受不明朗的宏觀環境影響,市場交投量大減,令佣金受壓。
自從雷曼倒閉以後,監管機構更為重視交易對家風險。現時有些證券是以OTC的形式買賣,而監管機構則希望把這些證券逐步轉移至交易所上買賣,令對家由投行變成交易所,交易佣金亦大有可能因而下調。據筆者友人所稱,某投行的利率掉期交易組目前有八十多人,而明年轉到交易所上買賣後便只需四至五人,將會令不少交易員失業。
新監管條例亦大力打擊投行的坐盤交易,但卻暫時未能清楚界定代客買貨和自營投機兩者之間的分別。無論如何,投行的坐盤交易規模亦應該大不如前。
過去一兩年市況反覆,並沒有明顯的大趨勢,自營投機要賺大錢並不容易。筆者亦認識的一些交易員其實是因為無知才賺大錢,他們對該項交易的潛在風險了解不足才有膽量不顧一切大手入貨。世事真是諷刺。
金融市場變化萬千,投資產品午時花六時變。十幾年前,窩輪並不普遍,當時的從業員人工並不特別高,但到今時今日卻賺過盤滿砵滿,而結構信貸產品也是同一道理。
產品命短 轉型恨晚
交易員入行時通常都只會專注於一項產品之上,而某些產品的興起和沒落可能只是短短十年時光。再者,交易員只有在牛市頂峰時一兩年才有巨額花紅,收入波動性頗大,整個工作生涯能夠賺到一兩個浪已經很不錯。
筆者見過不少交易員二十多歲入行,但到三十多歲時他們所熟悉的產品卻開始沒落,結果在低潮時被投行解僱。他們驀然回首,發現自己技能不多,想轉型時已經太遲。他們由百萬美金年薪的金融專才變成平民。投行在熊市時大刀闊斧地裁走一兩成交易員是很平常的事,而熊市每四五年便有一次,要在金融圈內站得住腳並不容易。
依筆者淺見,交易員的黃金時期經已過去,想入行者宜三思。
四大皆空.之一.下周續

Tuesday 14 June 2011

强弩之末──繼續看淡香港樓市

筆者在4月27日的拙作「高處不勝寒:香港樓市將調整」中預期,香港樓市已經暫時見頂,而且在未來6至12個月可能會調整兩成(回到2010年年初的水平);樓價在3月、4月因為銀行加按揭息率而升勢暫緩,但到5月又因為賣地成績理想、氣氛轉好而繼續上升。
中原指數上周升穿100點的心理關口,由2008年年底至今,累計有七、八成升幅。除了豪宅錄得不錯的升幅之外,連元朗、天水圍,甚至是離島等地區的樓市都大旺,情況令人擔憂。踏入6月,筆者傾向相信樓市已經是强弩之末。
首先,5月的升市只是乾升,成交量不多。翻看5月拍賣數幅地皮的紀錄,面積及金額都偏細,對後市指標性不大,其中只有司徒拔道的豪宅地皮較為像樣,由新地(016)以45億元投得(呎價24829元)。就算賣地成績理想,地產股在5月的表現亦頗為疲弱。上周波老道地皮以116.5億元拍出,呎價約27000元,屬市場預期下限。地產商態度亦明顯地較為審慎,競投財團不多,結果拍賣官在三口價後便把承價調低,氣氛一般。
按息還會上升
睇好一方經常引用的論據是,香港樓市已經由700萬人的市場變成14億人的市場,一手盤買家有將近三成是內地客,樓價在供不應求下當然升不停。我們印象中的內地買家是帶着一箱箱現金到香港買樓,毋須按揭,一買就是十數個單位;在內地現在資金緊絀下,我很懷疑內地買家是否依舊是如此水頭充足。「四叔」李兆基在恒地(012)股東會中更表示,內地銀根緊絀,暗息(從地下錢莊或私人借貸等渠道借錢)高,可能令內地買家減少。
同時,樓市的政策風險漸漸增加。以前,政策風險是指政府以行政指令壓止炒風,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政府不會改變高地價政策,新招推出,樓價亦只會原地踏步數月便再穩步上升,政策風險不大;不過,金管局於上周五再次收緊銀行按揭成數,現在的政策風險已經蔓延至樓按信貸方面。港元存貸比率已經升至82%,新一輪的存款爭奪戰剛剛開始,按息未來應該還有上升空間。
有睇好樓市者認為,南下來港的內地客和本港有實力的投資者都是拿着一箱箱現金買樓。對此,筆者不敢苟同。如果筆者炒樓,我第一件事便是去銀行做按揭(尤其現在息口又低),擴大投資回報。要留意的是,樓宇按揭額由2000至06年一直變動不大,由2007年至今卻大升近五成。
資產價格跟信貸收放通常有莫大關係,目前樓市的升市某程度上亦是由信貸推動。按揭大升有幾個原因,其中一個是當銀行由巴塞爾I轉往巴塞爾II時,按揭由於有抵押品,理論上風險系數較低,所以資本需求較少。低息環境亦減低令資金成本,增加炒家和投資者借錢買貨的意欲。
在買家卻步、銀行收緊樓按(加按息和減成數),以及地產商趕沽貨三大因素夾擊之下,要睇好香港樓市實在是愈來愈難。

內銀貸款淪為政策工具

翻開報紙,未到6月中國已經有電荒,長江下游旱災嚴重,中央領導層在這個夏天要面對的問題還真不少。在內地經營電廠回報偏低,煤電聯動又經常受政治因素影響,以致近年供電量經常不足,時常出現電荒。中國經濟市場化的道路在過往幾十年都是進三步退兩步,而金融海嘯正正是退兩步的時候,以四萬億方案計劃式地刺激經濟。
四萬億後遺症嚴重
筆者對內地的觀感是中央為了保住就業,會不惜以高昂的代價保持高增長,而這卻不斷的為未來埋下計時炸彈。
在海嘯之時,中國經濟增長獨步全球,但現時我們卻要處理四萬億方案的後遺症,當中以地方政府貸款最令中央頭痛。
人民銀行在6月1日發表《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當中提到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不超過總貸款三成。
有媒體把此解讀為貸款上限在14.4萬億左右,高盛則認為該報告是指平台貸款在每一個省市不超過三成,而貸款規模應約為9.1萬億。
筆者認為,實際數字應該跟高盛估計較相近。地方政府的財政赤字情況令人擔憂,它們頗為依賴賣地收入。
四萬億方案雖然能刺激經濟,但地方政府亦要承擔三分之二的融資,令平台貸款在09年暴升。融資平台以土地或其他現金流作為抵押,再向銀行借錢,而貸款年期一般較長。
據人民銀行透露,5年期以上的貸款佔所有平台貸款一半以上,因為交通基建等項目完工後營運現金流不多,所以還款時間較長。
市盈率低不宜看太淡
內銀有時給筆者的印象是重量不重質,不斷追求貸款增長,但風險管理卻是個問號。由於銀行貸款佔融資渠道的八九成,它們便淪落為中央的政策工具,未必能夠獨立地衡量風險。這個情況估計要到銀行系統利率市場化時才能真正實現。
以約一成的中期複式增長而言,內銀股的估值理應約為13倍市盈率。如果你認為內銀股的盈利中水份過高(例如貸款損失準備不夠高),合理值便可能約為11至12倍。
現時平台貸款佔四大國有銀行總貸款中6至7%,但當然並不是所有平台貸款都會出問題。
內銀股橫行了一年多,大部份負面因素都已經反映在股價之中。就算近期內地的經濟數據較差,信貸收緊,內銀股亦沒有大跌。目前內銀股的市盈率只為7至8倍,不宜睇得太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