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6 November 2014

借外國勢力圓中國夢

對於內地央行上周五減息,我立即有兩點疑惑。第一,為何央行總是喜歡星期五行動,令大家周末不能好好放假?第二,減息到底有什麼實際意義?央行將存款率由3%降至2.75%,但同時又將波幅範圍由1.1倍提升至1.2倍。既然 3.%×1.1 = 2.75%×1.2 = 3.3%,再加上內銀吸納存款的競爭激烈,所以存款率實際上不會怎樣變。央行將貸款率由6%降至5.6%,但貸款率的限制早已撤去。房貸息率的下調空間理應最大,而有議價能力的大國企則次之,但中小企的融資成本相信依然會高企。減息只是對樓市稍微有幫助,但是真正缺錢的企業卻並非受惠者。早前A股市場有不少公司排隊上市,資金暫時被凍結,以致七天回購利率上揚。央行減息基本上是擺姿態,讓市場知道央行在有必要時會仍然會出招,態度跟去年錢荒時很不一樣。
其實中國跟歐洲和日本同病相憐,大家的問題是銀行體系生病,政府出盡法寶都不能將信貸推高,而經濟則面臨通縮風險。國務院提出了十項措施,嘗試解決民企融資昂貴的難題。對於這些措施是否真的有效,我實在有保留。銀行的貸款側重國企是因為國企有政府包底。內銀的淨息差有一段長時間是受央行保障,所以一直以來貸款予民企的誘因不大。銀行審核風險發放貸款的能力並非一時三刻能夠建立起來。這並非單單為銀行提供政策誘因,例如將中小企的貸款損失撥備用稅前的方式計算便可。如果銀行本身做不來,用政策亦是推不來,融資錯配的問題必須以加快利率市場化和增加內銀業的競爭來解決。
貸款予外國搞基建
銀行在貸款方面愈來愈保守,其中一個原因是內地許多行業都身陷產能過剩的困境。內地以往的發展模式是做大做強,不斷投資擴充產能,理念是 build it and they will come(先看產能,後看需求)。為了不讓經濟崩潰,習李便化身為超級推銷員,不斷出訪鄰國,將中國的剩餘產能外銷。兩位推銷員不斷 sell 絲綢之路概念,無論是海(東南亞)及陸(中亞地區)兩路都不放過。
整體上,習李的如意算盤是從這些國家獲得能源,並發放貸款予她們興建基礎設施,從而將剩餘的產能出口。當基建發展得差不多,交通網絡連接起來,中國便能加大跟這些國家的貿易,然後在開拓新的貿易市場時順便將人民幣出口,絕對是一舉幾得。中國的近鄰有不少都對強國崛起深感恐懼,並且在邊境上有不少爭議,惟有用雞髀打人牙骹軟的辦法。習近平本月初公布的400億美元絲路基建基金,和李克強提出的孟加拉、中國、印度及緬甸四國經濟長廊,便正往上述的方向走。原來中國人發中國夢,是要借助外國勢力幫忙的。

Wednesday 19 November 2014

民主導致民粹 荒天下之大謬

早前我們尊貴的特首說,全面民主會令眾多月入一萬四千元的人士有選票。我並非梁特首肚裏面的蛔蟲,但是這句話的潛台詞顯而易見,就是民主會孕育出民粹主義,令港府債台高築,並且沒法好好照顧大財團的利益。
瑞士民主有力說明
我們先不討論上述的邏輯是如何荒謬,當香港的堅尼系數在2011年高達0.54,草根階層難以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就算政策真的向月入一萬四千以下的人士傾斜,又有何問題?所謂物極必反,香港現時的狀況又是可持續的嗎?
環顧全球,民主跟民粹主義並無必然關係。例如澳洲、丹麥、瑞士等國家都實行民主,為國民提供頗為豐厚的社會保障,但這些國家的負債並不高。瑞士是最全球民主的國家之一,不少重大議案普遍都由全民公投決定,民眾的直接參與度相當高,而並非單單靠代議士。民眾甚至可以在街頭收集簽名,當達至某一數目後,便可以直接向國會提動議,將權力歸還人民。再者,瑞士的社會保障完善,社會能好好顧及各個階層。雖然民眾有相當大的話語權,瑞士非但沒有出現民粹的情況,其負債還較不少發達國家低。
其實,倒過來想,完善的民主制度反而能令負債降低。瑞士便是將每一個小社區的賬目也陽光化,讓民眾翻閱,以此倒過來監督政府。政府不能透過隨便改動稅率來達至收支平衡,而是需要嚴控開支,要按制度行事。
最近墨西哥高鐵投標一事,可謂相當有趣。香港建26公里的高鐵估算需要715億港元,而且按海外專家指出,工程有七成機會再超支。墨西哥計劃興建210公里的高鐵,中鐵建和南車組成的財團則報價270億人民幣。香港的高鐵能夠成功上馬應「歸功」於建制派護航,在有大量功能組別職位的立法會通過。如果香港實行全面民主,我們便正好可以避免了這些大白象工程,加強政府的財政紀律。
民主和一國負債的高低並無多大關係。在過去一年,瑞士國民對兩項議案都投了反對票:第一項是將最高和最低薪金的比例限制在12倍,第二項便是設下每月4000瑞士法郎的最低工資。這兩項相當民粹的議案,在全球最民主的國家,都被民眾投票否決。民主會導致民粹一說,絕對是荒天下之大謬!

Wednesday 12 November 2014

本地股市 愈來愈少嘢玩

香港股市近來愈來愈少嘢玩。
在過往幾年,香港股市有波幅無升幅,但製造殼股的一批金融才俊依然賺得相當和味。在香港上市不但要達到上市條例的各項門檻,還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為了便利希望融資的公司,殼股便應需求而生;內地的融資情況愈緊張,殼價便愈高。
現時香港主板的殼價約為4至5億,創業板則為2至3億。主板的殼價較創業板高,是因為前者的融資能力較高。由於上市的成本只是約1000多萬的專業費用,所以無論以任何準則計算,製造殼股的利潤相當豐厚。當然,賣殼成功率高不高,則視乎殼本身的素質。過往幾年,有不少公司在上市時花費不少,但只是融資幾千萬,上市後市值只有幾億,目的大多是為了造殼。
一般而言,一間公司在買殼後的24個月並不能向殼股注入資產,否則便等於明目張膽繞過上市條例的門檻。不過如果殼股的業務跟注入的資產是同一個行業,這24個月的限制便有可能放寬,因此,房地產的殼股由於內房融資情況較為緊張,其殼價相對其他行業略高,另外,如果殼股內的業務愈容易打理,例如是有價有市的收租物業,殼價便愈高。當民企老闆將生意借殼上市後,他便可以將手頭上的股票抵押,再套一筆資金回來。他們能透過離岸公司進行交易而繞過向投資者公布,所以只要銀行不斬倉便基本上安全。
從散戶的角度而言,在市況沒有明顯方向的環境下,分散持有一批殼股亦是一個不錯的策略,在過去幾年的回報不俗。如果買入了相對殼價有折讓的上市公司,殼股內的業務基本上便等於免費。殼股的市值細,流通量不高,基金很難在這個領域食大茶飯,所以散戶反而會有edge,但是此策略的風險是可能會被大股東攤薄。如果大股東持有殼股的股權不高,上市公司便可能會大規模供股,嘗試令股權更集中。
殼價受不少因素影響,例如A股的殼價便要十多億,遠較香港高,這是因為在內地上市需要審批,並非如香港符合上市條例便可,所以難度較高。由於內地殼股供應較少,殼價亦因而較高。另外,內地企業到海外上市更要符合四五六的要求:有4億資產,5000萬融資額及6000萬淨利潤。在香港,市值最低的200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為3.3億港幣,而內地市值最低的300百家公司則平均為24億人民幣。這正好反映出H股和A股的殼價分別。
據媒體報道,中證監盛傳將在年底推出IPO註冊制,令上市程序更趨近香港。現時香港殼股買家大部分都是內地人,如果內地上市愈來愈容易,香港的殼價只會往下跌。如果連殼股也不能玩,香港股市還有什麼好玩?

Thursday 6 November 2014

美國二戰時已量寬

我們今時今日將量寬(quantitative easing)稱為非典型(unconventional)的貨幣政策,但這其實早在70餘年前已經大派用場,實在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在上世紀30年代,德國和日本都花了不少時間改進軍備,而美國起步較遲,所以當戰事展開便要急起直追。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武裝起來,政府基本上是以成本加溢價(cost plus margin),不論生產過程的效益高低,不斷購買物資。財政部則發行戰時債券融資,而民眾亦視購買這些債券為愛國行為,結果美國政府的負債在幾年內由GDP的四成大升至1倍以上。
在二戰時,美國聯儲局與財政部協定,將國債的孳息曲線鎖死在低水平,讓政府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融資,間接支持戰事。此協議實際的操作是央行直接在市場上買入國債,從而壓低孳息,而這基本上與現時的量寬相似。聯儲局並不能控制其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只能被動地在市場上按協議買債。當二戰結束後,民眾陸續開始沽售戰時債券。由於上述協議尚未廢除,聯儲局只能將這些債券買入。其後,戰後美國的通脹風險上升,聯儲局希望廢除協議,但遭財政部強烈反對。一直到了1951年,維持孳息的協定終止,聯儲局始能重新獨立運作。
日QE加碼 如飲鴆止渴
到1951年後,美國財政部主管財政收入和開支,而聯儲局則負責維持物價穩定,兩者開始有比較清晰的分工。當央行減少介入國債市場後,利率定價亦更趨市場化。聯儲局持有的資產(主要是國債)在1951年是GDP的15%,並一直下跌至1975年的7%左右,央行並無大規模拋售國債,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換句話說,美國參與二戰所動用的錢基本上是印出來的,而政府欠的債一直停留在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上,沒怎樣還過。
借古鑑今,我們再來看看日本的現況。日本的國債已經是GDP的兩倍以上。有人提議既然日本央行已經持有兩成國債,央行又能否豁免政府的債務,將這些國債取消?其實,要求央行將國債撤銷是赤裸裸的做法,等同央行直接為財政部包底。如果央行買入國債後並不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容許債務千秋萬世地就在資產負債表上,兩者在本質上一樣,但是後者感覺上就「唔多覺」。
如果一個國家的財政部和央行沒有清晰的分工,長遠而言其物價幾乎必然會失控,而其貨幣亦會變得一文不值。當政府毋須再為財政赤字負責,可以要求央行不斷印銀紙,政府不遵守財政紀律的誘因太大。如果人民看到政府的開支是依靠央行無窮盡地印出來,他們又何嘗會對手上持有的貨幣有信心?
上周五日本央行宣布QE再加碼,讓政府退休投資基金可以減持國債,騰空彈藥買入股票和房地產。其實簡單而言,安倍已經是黔驢技窮,希望靠製造資產泡沫趕走通縮,以資產升值所產生的財富效應推動經濟。市場真正期望的結構性改革,何時才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