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5 April 2013

日本金融變革落後的弊病


It's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對沖基金經理Kyle Bass這樣形容日本。
縱觀歷史,國家破產其實是尋常事。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就不斷有國家違約,其中西班牙在1557至1662年這百年內更違約九次。
在二戰過後,有大量拉美國家於八十年代違約,較近期的則有1998年的俄羅斯和2000/2002年的印尼。因此,MBA課本將國債形容為無風險資產完全是無稽之談,漠視歷史。
資金鍊才是關鍵
國債相對GDP的高低跟違約其實並無必然關係。俄羅斯在1998年違約時的國債只是GDP的57%,而德國國債現時是GDP的80%,但卻被視為歐洲中流砥柱。文藝復興時的西班牙是歐洲主要強國,亦是建立殖民地的先行者,不停在拉美開採大量金銀然後運回國,但卻依然可以接連違約。一個國家違不違約,資金鍊才是關鍵,即是必須有一定的金融創新能力。
債券這項發明主要是源於戰爭。在14世紀,意大利的四大省各自打仗,而它們更互相聘請大量僱傭兵,沉重的開支令債務大增。佛羅倫斯因而心生一計,免卻了富戶的物業稅,但同時逼他們購買國債,而國債在互相轉讓時便漸漸形成一個成熟的債券市場。
荷蘭在16/17世紀跟西班牙打了長達八十年的獨立戰爭,而阿姆斯特丹是當時的歐洲金融中心,其融資能力成為支持獨立戰爭的一大助力。荷蘭為了鼓勵民眾買債,更發明將國債和六合彩結合的妙計。
當美國發生南北戰爭時,南部在倫敦和阿姆斯特丹拍賣以棉花作為抵押品的債券。後來北方實施海上禁運,新奥爾良港口被封鎖令債券價值急降,南部因為喪失融資能力,打仗當然是舉步為艱。相反,西班牙長期依靠掠奪拉美的金銀,因而在金融創新方面一直落後。
日本難改債台高築
日本的金融市場規模雖大,但是創新能力及成熟程度皆弱,國際投資者長期佔國債的一成以下。相比之下,歐美的國債市場有三四成的國際投資者,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以前日本量寬失敗主要是因為企業減債及銀行減低槓桿,而時至今日這個過程已經大致完成,所以央行現時再量寬應該有助日本走出通縮。
從債券的角度而言,低通脹(預期約1%至2%)是日本最大的優點,因為銀紙的購買力有保障。不過,日圓在短時間內快速貶值,促使民眾將資金調往國外。日圓貶值雖然利好出口,但進口價格亦同時上升,而日本本身卻缺乏天然資源。
上述的政策有助略為改善經濟,但卻難改債台高築(國債高達GDP的2.3倍)和金融創新落後的格局。為了鼓勵國民買國債,日本政府已經要用到送金幣、賣廣告(持有國債的男人更受女人歡迎)及以明星推銷(AKB48)等伎倆,而現在更是出絕招(央行買債)。
然而,央行畢竟不能無了期買債,日本已經是「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債務重組恐怕只是遲早的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