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7 November 2013

中海外和萬科香江大展拳腳

如果要用一個字形容香港今年的樓市,筆者認為是「滯」。樓價只有波幅,沒有升幅,成交量繼續低迷。
在供應方面,新盤開始減價(新地(016)的天璽和會德豐(020)及新世界(017)的The Austin約減15%至20%),定價趨近二手樓。地產商現正把握機會清貨,瑞信預期今年11月至明年1月有高達1.2萬個新盤出售,因為聯儲局收水的影響較難預料。中期而言,運輸及房屋局預計未來3至4年的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約為7.2萬個。
在需求方面,美國10年孳息現為2.7%,而市場預期聯儲局將於明年上半年減少放水。以往有一批投資者為了貨幣保值而被逼買物業,但未來這批需求將會減少。同時,中港經濟表現平庸,生意人少賺了錢,南下的內地客亦減少,令豪宅銷情遜色,而中小型住宅則有剛性需求支持。
因此,地產商漸漸形成一個共識,就是有秩序地散貨。地產商的資產負債表穩健,可以看着樓價善價而沽。香港有六成業主已經供完按揭,而金管局近年亦大為收緊按揭成數,槓桿令樓價較難暴跌。
地產商有秩序散貨
再者,樓價大跌會對經濟和市民的信心造成重大打擊,所以讓價格以每年5%至10%的幅度下跌,接連下跌好幾年,原理上最為合適。如果樓價暴跌,政府只要將「辣招」減辣便可。聯儲局收水亦是秩序地收,所以上述做法理應不難。
自從梁上曾退後,香港的局勢從由商界主導,變成政治主導。近年地產商忙着買政治保險,筆者認為梁錦松擔任南豐CEO亦正因為此。眾所周知,梁錦松在內地人脈甚廣,甚至偶然被坊間謠傳為共產黨員(他本人否認)。
南豐既有梁錦松,在這個轉接時期便得以安穩地過渡。恒基(012)捐農地和新地在上海投地亦是政治保險的一種,而超人則劍指歐洲。在過去幾年,坊間批評長實(001)的樓宇質素每況愈下,有陰謀論更將此解讀為長實打算逐漸撤離香港地產業。
此外,新世界和萬科先於1月聯手投得西鐵荃灣西站地皮,同年11月萬科和周大福則共同認購徽商銀行。筆者猜想兩者已形成戰略聯盟:新世界會協助萬科打入香港,並熟習國際資本市場的操作,而萬科則扶持新世界在內地的發展。
萬科短期在港未必會有大動作,因為他們依然需要時間了解市場及建構關係網,但假以時日必定舉足輕重。在香港經營地產業如果單靠公開投地,麵粉成本太貴,賺錢相對較難。收購農地和舊樓、與港鐵(066)和市建局合作、補地價改建舊工廈等伎倆,都對人脈和技術有一定的要求,並非一時三刻所能掌握。
四件值得留意的事
另外,中國建築(3311)早在1979年已經南下香港,中海外(688)應該不會只滿足於投幾塊地。筆者的設想是,中海外有可能會在未來幾年供股收購華懋,將令中央在香港的影響力躍升。鑑於這一步棋布局需時,龔仁心現時依然是華懋主席,筆者不便詳細評論。此外,有幾件事是值得留意的:
一、目前華懋慈善基金理事有龔仁心、龔因心、龔中心、梁榮江及陳鑑波;即五人當中有三人為龔家。
二、高等法院於今年2月22日裁定華懋慈善基金是龔如心830億元巨額遺產的慈善信託,而非遺產的受益人。基金已經對高院的裁決提出上訴。
三、中海外的市值為1950億元,而母公司持有53%的股份,即流動市值約為900億元。
四、如果華懋先將旗下的收租業務包裝成REIT,將REIT的六成股份上市(持股四成),只要有投資者持有華懋母公司四成的股份,便能獲得整個華懋系的控制權。這個結構其實跟長和系相若。
按此推斷,中海外和萬科勢將在香港大展拳腳,2020年的地產業將會是另一番光景。紅色資本南下香江其實是意料中事,地產業又豈能倖免?

Wednesday 20 November 2013

內地應穩紮穩打改善生產力

審視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除了看量,其實更應該重其質,因為GDP增長是可以用錢買回來。環顧亞洲,要維持幾十年的長期發展並非易事。東南亞的成功例子不多(新加坡是例外),香港在過去十幾年基本上是「食老本」,日本前後迷失共二十年,而南韓現時則發展至財閥割據。早前,香港有些媒體報道一些港人移民至台灣的點滴,講述他們在彼岸完成在港較難達到的夢想(例如開咖啡店,做時裝設計師等)。蔣家自1949年撤離內地後,痛定思痛,總算在台灣做出一番成績來。台灣由一個資源貧乏的小島發展成今時今日着實不易,而筆者認為台灣的發展史頗值得深究。
台灣土改奠工業基礎
台灣被日本統治多年,在城鄉兩地皆建立了不錯的基礎建設,引入了基本的教育制度。國民黨於1949至1953年進行土地改革,強行將地主的土地轉給農民,而地主的賠償70%為債券,餘下30%為公營事業股票。此舉原意是削弱地主的權力,並收買農民的人心,屬政治舉動多於經濟措施。重新分配土地當然大為提升了農民的生產力。在政府意料之外的是,以農戶家庭為單位的經濟結構產生了大量的中小企。它們形成了極具彈性的生產線,在互相競爭中推動生產力和經濟急速成長,這為六十年代的工業出口騰飛過程奠下了基石。
50年代的台灣與內地關係不穩,蔣介石有一定雄心,政府每年近三份之二的財政開支皆用在軍事之上,延遲了當時的經濟發展。鑑於當時的國際局勢,美國在亞洲的韓、越兩戰之中,據統計一共於50和60年代在台灣投資了1500億美元。到了60年代,台灣的出口開始冒起。政府在70年代推動十大建設,打好根基,並開始發展本土工業,減少進口。為了孕育工業,政府設立了各項關稅,進口限額,利率管制等措施保護本土公司。
踏入80年代,台灣發展高科技行業,仿效矽谷建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大舉投入科研,並吸納外流美國的科技人員回國。當本土的行業打下基礎後,台灣方始去除保護主義,為加入世貿做準備。當中,台灣的發展並非如內地般以信貸催谷投資,亦非如東南亞在90年代般以外債推動投資,而是穩紮穩打地逐步改善生產力。
用錢買GDP陋習須改
反觀內地,現時的經濟結構是國企主導,而國企既得利益者的地位更加是愈坐愈穩。如台灣般在當年的土改重新洗牌,造成大量有極強生命力的中小企互相競爭的情況,絕對是沒可能。內地用於軍事開支的比例當然遠遠不如50年代的台灣,但現時老百姓心裏相當不爽,無論是直接的維穩費用,又或者是間接的維穩福利,都肯定是天文數字。在出口方面,內地過早加入世貿,只停留在血汗工廠的階段,對知識產權的不尊重,窒礙了高科技投資。同時,內地的高科技人才大量移居美國,並有相當一部分樂不思蜀。
內地長期用錢買GDP的陋習,跟台灣穩紮穩打力求改善生產力的發展實在是天壤之別。「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是台灣蔣經國的座右銘。最近,習近平在訪問印尼時亦提到上聯。筆者盼望領導人別再為了追求短暫的掌聲而揠苗助長,能夠抵住壓力,建立萬世基業萬世名。

Wednesday 13 November 2013

內銀須懂「籌旗」否則「收檔」

不經不覺,內銀股的股價橫行了三四年,估值亦回落至賬面值。坊間一直斷斷續續評論指內銀估值低廉,應該大手吸納。筆者在過去兩星期淺談信達,建行(939)的賬目剛好在桌上,所以下文就以該行為例,看看內銀的資本狀況。建行現時的估值為1.1倍市賬率和5.5倍市盈率,而核心資本比率方面則為11.4%。因此,儘管利率市場化會令盈利停滯不前,分析員認為建行依然超值。
原理上,建行的壞賬率為0.98%,撥備率為268%。不過,只要銀行一日不追數,不停續舊債,就算借貸者無力還款,該貸款亦不會被歸納為壞賬。筆者翻查其他國家銀行業的壞賬,發現歐洲現時的平均水平為6%,較強的德法兩國為3-4%,意大利為12%,而美國則為4%。又例如日本在2001-02年的壞賬率為9%至10%,馬來西亞在1998-2002年的壞賬率為10至%14%。粗略而言,壞賬率在經濟衰退能隨時升至10%以上,歐美強國現時則為3%至4%。
中國經濟產能過剩,結構調整在即,實際的壞賬率可能約為5%至6%(這尚未包括表外借貸)。
可發換股優先股
以建行為例,假如貸款最終恢復率為三成,再計入2200億元撥備,建行的總損失為核心資本的7%至13%,相當於(H股)市值的6%至11%。一旦中國經濟硬着陸,壞賬急升至10%,貸款損失便升至核心資本的35%和市值的32%。
問題是,匯金和淡馬錫分別持有建行57%和7%的股權,現時建行真正流通的市值只為65%。如果建行要成功供股,他們兩者都必須支持。然而,上述的推算只屬理論,因為當銀行的實際損失達到此水平,存款會大量流失(沒有存款保障系統),銀行同業拆借市場亦會崩潰。再者,建行是內銀股中資本狀況較好的銀行,其他銀行(如農行(1288))的情況必然更差。
鑑於內銀業的資本需求龐大,長錢(long only money)根本毋須急着入市,令內銀的股價一直只能浮浮沉沉。早前,周小川提議讓內銀業發優先股,以減低供股壓力。優先股的性質獨特,它是要歸還的債券,必須付利息(否則市場信心會崩潰),但又無確實的歸還期限。金融海嘯的教訓是,投資者在危機之時只會火眼金睛地盯着股東資本,因為只有股東資本才能真正承擔損失(loss absorbing)。資本是對銀行在危機時的保障,在危機時不被視為loss absorbing的資本,依筆者看來作用有限。
內銀發行優先股有不少難題要解決。首先,內地債市的主要買家就是銀行自己。只要人行收緊銀根,銀行同業拆息上揚,發優先股的計劃就會泡湯。
再者,如果內銀發行優先股,豈非會變成銀行互相買大家的優先股,令系統性風險急增?如果在港發行優先股,又是否會有足夠的買家?依筆者愚見,內銀可以考慮發行可換(正)股的優先股,這讓投資者不但能夠收息,在股價上升時還有機會獲利。從股市的角度而言,如果優先股成功逐步轉換為正股,這便相當於供了股,有loss absorbing的資本,但又避免了供股對股價帶來的短期壓力。
將不良貸款打包賣出
除了優先股,內銀依然有不少間接籌旗的方式,將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上市便是一法;加強對理財產品的監管,將資金推入正規債市又是一法;渾水摸魚,將不良的貸款打包賣出又是一法。在經過幾年的摸索後,內銀漸漸尋找到籌旗的方法,並開始付諸實行。如果未來幾個月進展順利,籌旗成功,內銀股便有望重返可投資級別,否則便可「收皮」。

Wednesday 6 November 2013

信達恐變雷鋒 一將骨枯萬功成

早幾年,市場傳出財政部鼓勵銀行將對口的資產管理公司買回。這當然並非明智的做法,先前的一大輪改革無非是想將「壞銀行」變成「好銀行」,然後再將「好銀行」變成ATM。上述的提議是要「好銀行」將「壞銀行」買回,而這當然大為削弱其長遠的ATM抽水功能。
地方債多達24萬億
大部分內銀已經上市,市場認為它們仍存在價值陷阱,使其抽水功能大為受挫。有見及此,中央倒不如陸續將資產管理公司上市,多製造幾個ATM。內地現時的總信貸保守估計是GDP的兩倍,即起碼是1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渣打估計單單是地方政府債務已經是20萬億至24萬億元(當中約四成來自銀行),足見壞賬的規模之巨。內地於1999年僅從銀行體系中移除1.4萬億元壞賬,時至今日尚未處理好。別忘記, 1999-2013年國內經濟騰飛,資產價格水漲船高,資產管理公司有秩序地慢慢沽售資產,處理壞賬相對上容易。如果內地未來幾年還要調整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必然異常痛苦,筆者實在不敢想像現時的壞賬應當如何處理。
內銀無存款保障
由1999年至今,中國GDP翻了6倍,但信貸增長了最少15倍。有看好中國的評論家指出,歐美的總負債往往是GDP的3倍至5倍,所以內地並無信貸過多的問題。對此,筆者實在不敢苟同,因為歐美的金融市場遠較中國成熟。例如,中國的銀行體系依然未有存款保障,債市只是由銀行主導,現時大部分的理財產品均是以短錢投放於長期項目。
中國的信託和理財產品合共約20萬億元,一旦出現任何信心問題,情況勢將非常凶險。相比之下,歐美的退休基金及保險公司長錢較多,當然可以支撐更多的長期債務。因此,中國去槓桿化的問題頗為迫切,而人行今年亦一改其以往盲目放水的態度。
如果中國現時再做一次移除壞賬的手術,又能否成功?鑑於過去如此大規模的信貸增長,如信達般的資產管理公司絕對大把生意,但如何賺錢則是一大疑問。建行(939)賬面上的壞賬率為0.99%(讀者自行判斷是否可信),而貸款損失的撥備為壞賬的2.7倍。原理上,建行能以折讓將壞賬賣予信達,而建行的損失則由撥備承擔,然後信達再硬食部分壞賬的損失。假設建行以半價移除部分貸款,現時的撥備最多能讓建行移除5%至6%的貸款,而建行已經是屬於撥備較多的銀行。
中央或向內險埋手
財政部於2011年引入策略投資者,以104億賣出16.5%的信達股權(社保8%,瑞銀5%,中信2%,渣打1.5%),並持有餘下的83.5%股份。信達這次上市傳聞擬集資20億至25億美元(約122億至151億元人民幣),即上市前後一共套現226億至255億元。套現了一大筆,信達隨時可以再買入幾百億壞賬。
不過,這相對潛在要移除的於銀行貸款只是九牛一毛,因此筆者不排除信達將來會不斷供股。內地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肯定有龐大的市場,但亦隨時淪為政策工具,並不一定顧及公眾股東的利益。此外,筆者不排除中央會打保險公司主意,將銀行壞賬打包為ABS賣予保險公司。
筆者的淺見是,信達最壞的情況是變成了雷鋒,一將骨枯萬功成,為人民服務。
信達上市前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