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9 January 2013

安倍三道板斧買時間推改革


2012年是充滿變幻的一年,中美兩大經濟體系皆由谷底反彈,而歐羅亦較明確地進入了既半死不活,但又不解體的狀態。踏入2013年,投資者的目光似乎都聚焦已經迷失了二十年的日本,而日股在過去三個月已經累計升了21%,到底此次反彈又能否持續?
日本政治上的變局重燃了大家對經濟改革的希望。日本國會屬兩院制,由眾議院和參議院組成。自民黨在12月眾議院大選中氣勢如虹,連同公明黨組織執政聯盟,兩黨席位合共超過三分之二,理論上在眾議院立法便無須參議院同意。
一旦有眾議院通過,但參議院提出異議的法案,則交由眾議院再次表決。當有三分之二以上議員出席,而議案又獲多數再行通過,便即成為法律。參議院選舉將於今年7月舉行,屆時自民黨如果再下一城,便會有穩固的執政基礎,一改以往日本政治上支離破碎的困局。
程咬金有三道板斧,安倍晉三亦有三道板斧,而第一道就是日圓貶值。
在過去數年,美國量寬和歐羅動盪導致不少資金湧入日圓,而以往的利差交易亦開始拆倉,令日圓由2007年接近125的低位一度升近75左右,令出口受到重創。
日本去年的貿易逆差高達6.9萬億日圓,絕對是響起了警號,中日之間的摩擦和腳步蹣跚的歐洲都打擊出口,而有經濟學家更估計未來幾年貿易依然會有逆差。
日圓貶值當然有利出口,但日圓亦並非愈弱愈好,有經濟學家認為,日圓處於90-100最為合適。日本由於天然資源不多,其出口製成品必須依靠進口資源,所以日圓走弱亦會提高其進口成本。多個國家對日圓短時間內大幅貶值不滿,批評日本挑起貨幣戰爭。因此,筆者認為日圓跌至91的水平依然會繼續走弱,但再大跌的機會則暫時不大。
安倍的第二道板斧是央行量寬,自明年起每月買13萬億圓國債,將國內的金融情況穩定下來。日本的國債已經是GDP的2.3倍,而政府之所以未破產是全靠國民將儲蓄源源不絕地買國債,但政府近期發債已經日益困難,家庭儲蓄率由90年的44%跌至現時的2%。為了鼓勵國民買國債,日本政府已經要用到送金幣、賣廣告(持有國債的男人更受女人歡迎)及以明星推銷(AKB48)的伎倆,而經濟疲弱令財政赤字難以扭轉,所以國債只能一直增加。若果沒有央行支持,日本的金融體制確實是有崩潰的可能性。量寬當然亦有助推高物價,走出通縮。
第三道板斧是10萬億圓的緊急經濟刺激計劃,屬短期措施,當有一半是公共工程開支,預計將拉動經濟增長兩個百分點。
安倍的三道板斧能為日本買來時間,借助國會中的優勢,落實一些長遠的改革。這可能包括鼓勵女性就業,開放移民政策,延長退休年齡,減企業稅,放寬監管以加強競爭等。日股今年的預測市盈率為13倍,跟歐美相差不遠,能否再上一層樓,則視乎結構性改革有多成功。

Tuesday 22 January 2013

靜候調整 買入民行


由一位研究香港問題多年的特首,領導一個「適度有為」政府,撰寫一份理應是未來五年的治港藍圖;CY的民望起初主要建基於市民對曾蔭權諸事不理的不滿,但偏偏萬眾期待的施政報告亦只不過是「炒上手」曾蔭權的冷飯。如果要解釋五十步笑百步,直接引述上例便可,又簡單又生活化。

CY侃侃而談尤尚可,一執政寫施政報告便隨即「露底」,又將毫無政策上的大方向強辯為「成熟一項推一項」,面皮真夠厚。無論是民間的討論,抑或是施政報告的篇幅都側重扶貧,但對香港經濟產業結構單一(只有金融和地產)及加強經濟的長遠競爭力都着墨不多,實在頗令筆者擔憂。
蔭權植樹 振英乘涼
對於重中之重的樓市政策,CY的思路是增加土地供應,預計未來三、四年可興建67000個新單位(每年約2萬伙),為曾蔭權時期兩倍,所以比曾「有為」得多。眾所周知,土地由規劃、諮詢、平整、拍賣、動土及建房,絕非一時三刻能做到。私樓供應恢復正常是「蔭權植樹,振英乘涼」,不見得完全是CY的功勞。
CY短中期增加土地供應的措施,預計可興建約13萬個單位,但遠水畢竟亦不能救近火。
港府既然選擇了死守聯繫滙率,便要接受流動資金不斷湧進香港,推高所有資產價格;政府可以有行政措施阻止炒家炒住宅,但此舉亦只不過把炒家推進商舖及商廈市場,變相推高市民的日常開支,根本無助於解決問題。
地產股有力再升
粗略估計,長實(001)的股價相對資產淨值折讓23%,新地(016)折讓25%,恒地(012)則折讓30%。一般而言,地產升至周期頂峰時,股價可以貼近資產淨值(貨如輪轉的甚至可以有溢價),所以地產股仍有力再升。
談完施政報告,筆者亦想轉轉話題。筆者在1月18日《信報》讀到「投資內銀股的時候到了」一文,該文極力推薦民生銀行(1988),筆者大致上同意其觀點,不過依然有三點意見。
首先,中國已經啟動了利率市場化改革,改革似乎將先從存款着手。民行的分行數目當然遠少於四大國有銀行,而「四大」亦有濃厚國企背景,有國家做後盾。作為存戶,「四大」幾乎是最安全的銀行,民行要與其搶奪存款又談何容易?因此,改革恐怕將令民行的存款增幅減慢,同時亦令息差收窄,以致未來二、三年的盈利毫無寸進。當存貸比率已經高達72%,民行在存款無甚增長的限制下,實在是亦較難增加貸款。
第二,民行核心資本比率為8.4%,實屬偏低。民行的派息比率約為兩成,去年的股本回報25.2%,貸款則按年增長15%。股本回報在利率市場化後理應拾級而下(可能回落至20%以下),屆時若派息政策不變,則資本比率難以單靠盈利增長。
其三,在會計制度上,銀行盈利只是反映未來預期的貸款損失,並為其撥備,所以並不一定能夠如實地反映資產質素。
綜合以上三點,民行的合理估值應該是7、8倍市盈率,以2012年的每股盈利1.68元計算,合理股價便介乎11.8至13.4元之間,即相對現水平依然有上升空間,可考慮於大市回調時買入。

Tuesday 15 January 2013

投資者必須有交易員思維


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時,筆者曾經拜訪過幾位西方經濟師,試圖編列出一組領先指標,捕捉重投股市的時機。諷刺的是,幾位前輩都不約而同地認為股市其實才是經濟反彈的最佳領先指標。然而,西方的法則卻不一定適用於中國,上證指數在2001至2005年一浪低於一浪,但同期國內經濟卻錄得大幅增長。
就算是富達的鎮店之寶安東尼波頓(Antony Bolton)猛龍過江來港亦水土不服,正好反映東西有別。本文希望簡短地歸納香港跟西方股市的區別,看看我們在參考西方的投資哲學之時,是否亦需要因地制宜。
本港公司股權集中
歐美近年愈來愈多積極投資者(activist investors),他們在買入部分股權後便推動公司重組(例如出售低回報業務)從中獲利。當一間公司的價值被低估,分析員一般都會在有催化點(catalyst)時才建議客戶買入。對積極投資者而言,他們自己入股就已經是催化點。西方企業一般股權較為分散,而積極投資者的湧現令市場能夠更有效率地監察上市公司。
然而,香港有為數不少的上市公司均為家族企業或有國企背景,股權相當集中,令上述策略難以奏效。當大股東坐大,小股東無權,一般投資者難以監督上市公司,令中港股市淪為圈錢之地的說法塵囂甚上。大股東較容易利用財技左右股價(例如透過上市公司高價收購自己的私人業務,又或者是沽殘股價然後在低位配股予自己),令股價可以長期低於理論上的合理值,價值投資亦於此時失效。因此,詳細分析管理層,在香港實在是遠較西方重要。
歐美市場着重盈利走勢,而這在香港當然行不通,因為新國策隨時令整個行業再洗板,太仔細的盈利預測反而浪費時間。例如電力股的煤電聯動,基建建築股,鐵路設備股等,其盈利上落只不過繫於中央的一念之間。西方落實任何政策一般都經過幾年討論,透明度高,而且政策方向普遍容易預測。
西方沒多少投資者死在政策手上,但在香港卻比比皆是,所以止蝕亦更加重要。同時,國內企業披露的資料較少,網絡審查強,資訊流通弱,令投資者不能莫視技術分析,因為圖表可以反映最貼近消息來源的人士的一舉一動。
大波幅增投資機會
另外,香港市場亦較西方更急上急落。首先,鑑於有資本管制,國際投資者若果想投資中國,其主要途徑便是買香港H股。有不少國內企業雖然市值龐大,但是H股的流通股量未必太多,一旦大量資金湧入流出,股價升跌的速度相當驚人。其次,香港有無數散戶在牛熊證市場賭大細,圖以刀仔鋸大樹,令大行有誘因在短期內人為地將指數舞高弄低。當然,波幅愈大,某程度上投資機會亦愈多。
筆者聞說投行高盛的研究部在數年前開始推出GS Sustain組合,其概念主要是在市場中尋找優質股並長期持有。不過,此舉可謂非常諷刺,因為如果客戶真的聽聽話話,投行的佣金又從何來?撇開此點不說,GS Sustain的思路未必適用於香港市場,皆因環境實在變得太快。在香港投資必須有交易員的思維,因為「上午的分析只是上午有效」。

Wednesday 9 January 2013

內險股不高追 地產股暫橫行


筆聞集本星期想淺談兩個板塊,分別是內險股和地產股。
習李新班子上場,改革在即,上證在過去一個月已經先升12%(以上周五收市價計算),領先國企股指數的10%和恒指的5%。一眾內險股全部跑贏大市,國壽(2628)升16%,平保(2318)升18%,而太保(2601)和新華(1336)則升20%和25%。平保和國壽在A股2006至2007年的大牛市中均以倍數翻升,既然A股近日似乎有轉活迹象,有部分投資者的本能反應便是即時買入內險股。
A股大升固然對內險股有利,但股票以往(2006至2007)佔內險股的投資組合中超過兩成,但現時已經回落至一成。A股對內險股的影響已減弱,單單看A股走向而買賣內險股實在是略為片面。今年的保費增長和利率回升都應該對內險股有利。
在估值方面,龍頭股國壽位處內涵值兩倍,上升空間已經不大。如果想追落後,投資者可買入新華(1.5倍內涵值)短炒。
保費增長前景不樂觀
內險股在2011至2012年陷入低增長,此局面將於今年有望稍微改善。這兩年的低增長是源於監管機構收緊銀行分行賣保單的守則,及息率較高的理財產品驅逐壽險保單。自華夏銀行的理財產品風波後,銀監理應會加強對此類產品的監管,減低與內險公司的競爭。
中長期而言,內險股保費增長亦不樂觀。當之前內地的保險滲透率低之時,銷售員賣保單比較容易,能夠以量補不足。但隨着保險在中國愈來愈普遍(尤其是在沿海城市),佣金的先天限制壓抑銷售員的收入。與此同時,其他行業的薪金亦愈來愈高,從事保險銷售已經沒有以前吃香,令銷售員的數目基本上停止增長。
鑑於中國經濟去年重拾升軌,央行減息的壓力消退,五年利率掉期於去年升了86點子,至3.67%。內地債券市場年期較長的資產不多,但保單的年期卻相當長,所以資產到期需要再融資。如果利率上升,再融資時便可以增加投資回報,對內險股有利。
另一邊廂,美國國債孳息在美聯儲局會議後跳升至1.90%,因為有成員認為聯儲局應於年底前停止量寬,退市的速度明顯較市場預期快。美國12月失業率依然高踞7.8%,而這頗大可能是結構性失業,因為不少美國工業在過往十年經已遷移外地,這並非單單是量寬便能解決。
美國樓市正緩慢地復蘇,經濟恢復增長,工業使用率在11月已升至78.4%,與2005至2007年的高峰相距不遠,令通脹預期逐漸調升,資金離開國債。
樓市降溫可托高民望
與此同時,筆者並不認為息口會大升。首先,美國背負龐大債務,高利息自然加重債務壓力。其次,環球監管機構近年改變資本比率的計算方式,令金融機構更有買入國債的誘因。翻看歷史,十年美債由30到60年代都在2%至4%之間徘徊,利息持續偏低多年。
筆者暫時估算十年孳息在年中升至2.5%。地產股現時股價低於賬面值(約0.9倍),估值算是便宜,但當十年孳息升穿2.5%,投資者便應打醒十二分精神。
分析地產股中短期主要是看息口和政策,而美債孳息急升絕非好消息。在政策方面,政府必定會繼續動作多多,不停出虛招為樓市降溫以托高民望。新政府若果真的要執行所謂的政治任務,首要條件是必須有一定的民望和管治威信,而出招打擊樓市正是提高民望的方法之一。
綜觀過去數年,政府每次出招只能短暫冷卻樓市,而且經常幫倒忙。住宅印花稅令大量資金轉移炒商舖和車位,進一步推高舖租和車租。炒地產股的策略是在政府出招後買入,在市況回穩後賣出。在息口抬頭的情況下,長期持有地產股未必安全。

Tuesday 1 January 2013

「起動九龍東」要順應市場


曾蔭權在2011/12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要「起動九龍東」(主要是觀塘、九龍灣和啟德發展區),並希望把該區打造成香港的CBD2,令九龍東的工廈和土地「地盡其用」。有分析指出,此舉是仿效倫敦把碼頭區(Docklands)改造為該市第二個金融中心的重建工程。
本文借古鑑今,淺析倫敦重建碼頭區對「起動九龍東」有何啟示。
倫敦碼頭區前身除了是貿易中心和貨倉外,亦有不少工業,因為工業的原材料可以由水路運至工廠。到了70年代,龐大的貨櫃船開始興起,由於這些貨櫃船較難駛入泰晤士河,所以倫敦碼頭區貨運量大減。同時,倫敦碼頭區喪失了土地和勞工的成本優勢,令該區工業式微。踏入80年代初,當地有不少居民因為失去工作而遷走,令碼頭區日漸荒廢。
英金絲雀碼頭無心插柳
倫敦市政府起初並無刻意把碼頭區重建為另一個金融區,他們甚至沒有明確的計劃。市政府只是提供稅務優惠吸引企業遷入碼頭區。
而當時有一批側重高科技的工業家搬了進去,所以碼頭區初期的發展類似於一個小規模的工業園。這些工業園由於並無多大作為,近年亦開始被地產商收購興建住宅。
英國自80年代中啟動金融改革,金融區不再局限於英倫銀行附近的舊城區。瑞信當時在倫敦物色後勤中心,在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建立第二個金融區的概念方始萌生。美國公司Olympia & York(O&Y)抓緊機會,跟市政府洽談六個星期後便動土,於1988年興建寫字樓,第一棟樓於1991年落成。
O&Y的如意算盤是滙聚一批藍籌企業進駐金絲雀碼頭,但當時正值商業樓宇的衰退期,有大量寫字樓於短時間內落成;再加上碼頭區的交通配套依然欠佳,結果O&Y於1992年宣告破產。O&Y在金絲雀碼頭的項目其後由其他投資者買入,繼續發展。到了2000年,每天已經有超過4萬人在金絲雀碼頭上班。
一般人的印象是倫敦成功地把荒廢的舊碼頭重建為金融區。事實上,金融區只不過是重建中的一小部分。倫敦曾經是個繁盛的貿易中心,碼頭連綿數里,而整個碼頭區面積共為22方公里。金絲雀碼頭的商業樓宇樓高幾十層,而且非常集中。在金絲雀碼頭的商業區由頭走到尾只需時10分鐘。
重建碼頭區最難得之處,是把該區改造為一個龐大的住宅區。市政府把部分土地拍賣給地產商,沿着河邊發展優質住宅,為中產家庭提供較市區便宜的居所,建立一個距離市區不遠的新市鎮。提供的單位遠較為多,有效地吸納了大量因為工作而移居至倫敦的人口。
倫敦地鐵自1999年開始通往金絲雀碼頭,市政府亦把昔日碼頭區鐵路重修,改建為高架單軌,連接市中心和碼頭區。交通上的便利令不少人搬進碼頭區,而該區的上車盤亦只不過是30萬英鎊左右。當住宅區滙聚一定的人口後,商舖和商場便陸續進駐碼頭區,令購物更加方便。十年前,金絲雀碼頭在周末時基本上是一片死寂,但今時今日在周末則是人山人海。
交通便利成關鍵
到底香港的「起動九龍東」又能否媲美倫敦的碼頭區重建?從倫敦的金絲雀碼頭乘搭高架單軌到舊城區只須15分鐘,而20分鐘便可直達機場,飛往歐洲主要城市。
目前九龍東作為CBD2主要有兩大定位,第一是作為貿易公司集中地,第二是企業後勤中心。筆者對第一點並無異議,因為九龍東傳統上是工業和貿易區,但對第二點則有保留。
近年宏利(945)、友邦(1299)和AXA這幾家保險公司,都因為租金便宜而先後承租位觀塘的One Landmark East。沙中線於2018至20年通車後,將貫穿啟德和金鐘。如果未來要由觀塘去中環,便要先乘搭高架單軌從觀塘到啟德,再轉乘沙中線由啟德到金鐘。
九龍東雖然有東隧,但無論是去機場和往返內地皆非便利,交通配套實在是遠遠不及金絲雀碼頭。
香港的CBD1是中環,而近年九龍站和奧運站已新增不少寫字樓,因為這兩個站到中環只須10多分鐘,去機場方便,距離未來的高鐵香港站亦不遠。某程度上,九龍站和奧運站已比九龍東這個所謂的CBD2早建立起來。如果九龍東的賣點是租金便宜,自政府公布「起動九龍東」計劃至今,該區租金已上揚不少。政府牽頭把灣仔海旁的三座政府辦公大樓遷往啟德新發展區,又有多大效用?
把握東九住宅消費優勢
「起動九龍東」東施效顰,想仿效金絲雀碼頭但又缺乏交通和地區上的配套。港府刻意把九龍東定位為CBD2並非上策,反而應該順應市場讓CBD2自然跑出。九龍東當讓可以孕育出一些甲級寫字樓,但並不一定要做CBD2。我們並非否定多興建寫字樓的重要性,但CBD2不應是焦點,因為九龍東有其作為住宅和購物中心的優勢。
由於有地鐵和東隧,在港島東消費力強的居民到九龍東購物非常方便。APM和Megabox等大型商場的興起,反映九龍東成為購物中心確實有一定的市場。在住宅方面,倫敦重建碼頭區的經驗反映出連接市區的交通網絡的重要性。政府的角色應該是為九龍東重建一些基礎和交通設施,同時亦應避免拍賣面積過大的地皮,導致缺乏適當競爭。
總括而言,「起動九龍東」應該順着市場的發展而起動,有自己的生命力,而不是把政府的規劃強行加諸其身上。港府太刻意扶植的項目(例如董建華的中藥港和數碼港)反而不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