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5 January 2013

投資者必須有交易員思維


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時,筆者曾經拜訪過幾位西方經濟師,試圖編列出一組領先指標,捕捉重投股市的時機。諷刺的是,幾位前輩都不約而同地認為股市其實才是經濟反彈的最佳領先指標。然而,西方的法則卻不一定適用於中國,上證指數在2001至2005年一浪低於一浪,但同期國內經濟卻錄得大幅增長。
就算是富達的鎮店之寶安東尼波頓(Antony Bolton)猛龍過江來港亦水土不服,正好反映東西有別。本文希望簡短地歸納香港跟西方股市的區別,看看我們在參考西方的投資哲學之時,是否亦需要因地制宜。
本港公司股權集中
歐美近年愈來愈多積極投資者(activist investors),他們在買入部分股權後便推動公司重組(例如出售低回報業務)從中獲利。當一間公司的價值被低估,分析員一般都會在有催化點(catalyst)時才建議客戶買入。對積極投資者而言,他們自己入股就已經是催化點。西方企業一般股權較為分散,而積極投資者的湧現令市場能夠更有效率地監察上市公司。
然而,香港有為數不少的上市公司均為家族企業或有國企背景,股權相當集中,令上述策略難以奏效。當大股東坐大,小股東無權,一般投資者難以監督上市公司,令中港股市淪為圈錢之地的說法塵囂甚上。大股東較容易利用財技左右股價(例如透過上市公司高價收購自己的私人業務,又或者是沽殘股價然後在低位配股予自己),令股價可以長期低於理論上的合理值,價值投資亦於此時失效。因此,詳細分析管理層,在香港實在是遠較西方重要。
歐美市場着重盈利走勢,而這在香港當然行不通,因為新國策隨時令整個行業再洗板,太仔細的盈利預測反而浪費時間。例如電力股的煤電聯動,基建建築股,鐵路設備股等,其盈利上落只不過繫於中央的一念之間。西方落實任何政策一般都經過幾年討論,透明度高,而且政策方向普遍容易預測。
西方沒多少投資者死在政策手上,但在香港卻比比皆是,所以止蝕亦更加重要。同時,國內企業披露的資料較少,網絡審查強,資訊流通弱,令投資者不能莫視技術分析,因為圖表可以反映最貼近消息來源的人士的一舉一動。
大波幅增投資機會
另外,香港市場亦較西方更急上急落。首先,鑑於有資本管制,國際投資者若果想投資中國,其主要途徑便是買香港H股。有不少國內企業雖然市值龐大,但是H股的流通股量未必太多,一旦大量資金湧入流出,股價升跌的速度相當驚人。其次,香港有無數散戶在牛熊證市場賭大細,圖以刀仔鋸大樹,令大行有誘因在短期內人為地將指數舞高弄低。當然,波幅愈大,某程度上投資機會亦愈多。
筆者聞說投行高盛的研究部在數年前開始推出GS Sustain組合,其概念主要是在市場中尋找優質股並長期持有。不過,此舉可謂非常諷刺,因為如果客戶真的聽聽話話,投行的佣金又從何來?撇開此點不說,GS Sustain的思路未必適用於香港市場,皆因環境實在變得太快。在香港投資必須有交易員的思維,因為「上午的分析只是上午有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