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2 January 2013

靜候調整 買入民行


由一位研究香港問題多年的特首,領導一個「適度有為」政府,撰寫一份理應是未來五年的治港藍圖;CY的民望起初主要建基於市民對曾蔭權諸事不理的不滿,但偏偏萬眾期待的施政報告亦只不過是「炒上手」曾蔭權的冷飯。如果要解釋五十步笑百步,直接引述上例便可,又簡單又生活化。

CY侃侃而談尤尚可,一執政寫施政報告便隨即「露底」,又將毫無政策上的大方向強辯為「成熟一項推一項」,面皮真夠厚。無論是民間的討論,抑或是施政報告的篇幅都側重扶貧,但對香港經濟產業結構單一(只有金融和地產)及加強經濟的長遠競爭力都着墨不多,實在頗令筆者擔憂。
蔭權植樹 振英乘涼
對於重中之重的樓市政策,CY的思路是增加土地供應,預計未來三、四年可興建67000個新單位(每年約2萬伙),為曾蔭權時期兩倍,所以比曾「有為」得多。眾所周知,土地由規劃、諮詢、平整、拍賣、動土及建房,絕非一時三刻能做到。私樓供應恢復正常是「蔭權植樹,振英乘涼」,不見得完全是CY的功勞。
CY短中期增加土地供應的措施,預計可興建約13萬個單位,但遠水畢竟亦不能救近火。
港府既然選擇了死守聯繫滙率,便要接受流動資金不斷湧進香港,推高所有資產價格;政府可以有行政措施阻止炒家炒住宅,但此舉亦只不過把炒家推進商舖及商廈市場,變相推高市民的日常開支,根本無助於解決問題。
地產股有力再升
粗略估計,長實(001)的股價相對資產淨值折讓23%,新地(016)折讓25%,恒地(012)則折讓30%。一般而言,地產升至周期頂峰時,股價可以貼近資產淨值(貨如輪轉的甚至可以有溢價),所以地產股仍有力再升。
談完施政報告,筆者亦想轉轉話題。筆者在1月18日《信報》讀到「投資內銀股的時候到了」一文,該文極力推薦民生銀行(1988),筆者大致上同意其觀點,不過依然有三點意見。
首先,中國已經啟動了利率市場化改革,改革似乎將先從存款着手。民行的分行數目當然遠少於四大國有銀行,而「四大」亦有濃厚國企背景,有國家做後盾。作為存戶,「四大」幾乎是最安全的銀行,民行要與其搶奪存款又談何容易?因此,改革恐怕將令民行的存款增幅減慢,同時亦令息差收窄,以致未來二、三年的盈利毫無寸進。當存貸比率已經高達72%,民行在存款無甚增長的限制下,實在是亦較難增加貸款。
第二,民行核心資本比率為8.4%,實屬偏低。民行的派息比率約為兩成,去年的股本回報25.2%,貸款則按年增長15%。股本回報在利率市場化後理應拾級而下(可能回落至20%以下),屆時若派息政策不變,則資本比率難以單靠盈利增長。
其三,在會計制度上,銀行盈利只是反映未來預期的貸款損失,並為其撥備,所以並不一定能夠如實地反映資產質素。
綜合以上三點,民行的合理估值應該是7、8倍市盈率,以2012年的每股盈利1.68元計算,合理股價便介乎11.8至13.4元之間,即相對現水平依然有上升空間,可考慮於大市回調時買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