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5 August 2010

民行非帶頭大哥 牛二才可追

繼上星期《宏利VA GMWB》一文刊出之後,有友人認為該文寫得不夠詳細,應該再寫一篇跟進,深入解釋。坦白說,GMWB保單之繁複,資質愚鈍的筆銘足足研究了一個月才能明瞭,所以只宜深入淺出地略談一下。除非東尼前輩對上星期撰文有所回應,否則筆銘未來一年都不打算再寫宏利。 


閒話過後是時侯言歸正轉。近期大市依舊蟹行,有波幅無升幅,但是沉悶並不代表沒有機會。現時淡友的主要論據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一眾投資者擔心內銀股資產質素可能會因而變壞。投資者一日未能對中國經濟重拾信心,股市多半會繼續橫行。筆銘認為股市若果再升,下一浪應該輪到內銀和內房股。內銀股現時只是十一、二倍市盈率,而且長遠前景秀麗,值博率無疑較高。今日我們且看看民生銀行(1988)的中期業績及該行未來增長前景。 


民生的業務偏重於企業(佔七、八成),主力集中放貸予中小企以賺取較高息差。由於中小企能夠取得資金的渠道不多,所以銀行收取的息率較高,但是風險也較大。筆銘並不否認民生的壞賬率低(0.79%),而且據聞該行是中國最先設立完善信貸評核制度的銀行之一(此點筆銘無法考證 )。不過,對於一間有不少中小企貸款的銀行能有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壞賬率,筆銘總是有點兒放心不下。 值得注意的是,該行現時有不少貸款投進地產行業及中小企。2005至2007年的大勢是國退民進,而這在2008至2010年卻變成國進民退。民企以膽博膽在好景時急速冒起,但是國企在逆景時又憑着雄厚的資本東征西討。中央一年多前在救市時下的重藥已經開始藥力不繼,加上5月的工運到現時尚未完全平息,經濟前景的不明朗有如霧裏行船,此時買內銀股應首選資產質素較佳者。 


鑑於核心資本比率和信貸存款比例所限,筆銘認為民生未來的增長會放緩至一成至一成五。民生銀行於2009年11月於H股上市,當時所集資金主要用於強化資本結構,而並非用於增長。於2010年的上半年,該行在總資產增長一成四後,核心資本比率只有8.32%。以目前的經濟狀況而言,該行應當維持較高的資本比率,以防形勢逆轉。 民生的信貸存款比例已高達七成,也算頗為進取。筆銘總是覺得中型銀行由於分行數目所限,再加上民生本身也偏重於企業銀行業務,在吸納零售存款上可能較四大銀行吃虧。該行在2010年上半年息差擴闊不少,有不少低息的短期票據(discounted bills)被較高息的企業貸款取代。除非貸款利率上升,否則民生的息差要再升也不容易。 


綜合上文,民生銀行未來的增長在H股上市的內銀股中並不算突出,加上資產質素並非上乘,實在欠缺亮點。若果內銀股再次起動的話,理應由資產質素較穩健的工行(1398)領頭。在牛市二期中,當經濟和股市兩者都平穩發展之際,才是中小企再次冒起之時。雖然民生估值便宜(大概八、九倍市盈率),但現時在內銀股中並非首選,應該暫時按兵不動,到牛市二期才追落後。 一言以蔽之,民生並非「帶頭大哥」,工商銀行才是。

Wednesday 18 August 2010

在壓土機前撿麵包碎

滙控(005)一直都是名股評人東尼(Tony Measor)的愛股。筆銘上星期略談了一下滙控,這個星期就決定寫東尼的另一隻愛股:宏利(945)。多年以來,東尼對宏利的評價甚高,令一眾香港散戶對這間北美保險公司頗為熟悉。雖然東尼認為宏利是一隻優質股,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抄功課,盲目地跟東尼買宏利 。事實上,宏利在過往一年走勢欠佳,近期更一浪比一浪低。到底宏利現價是千載難逢的買入良機,還是價值陷阱一個呢? 


筆銘十分尊敬東尼前輩,絕對無意在此批評他,但是也建議讀者在買宏利的股票之前,先花點時間研究一下宏利在北美賣的保單,當中要特別留意 Variable Annuities(VA)中的Guaranteed Minimum Withdrawal Benefit(GMWB)。此保單甚為複雜,筆銘在下文試圖以一個虛擬的例子淺析一下。 


宏利保單利小風險大 隨着嬰兒潮一代將近退休,大眾對理財儲蓄產品的需求也愈來愈大。北美保險公司為了吸引更多客源,便在以往的儲蓄保單上加入了一些保本條款。由於競爭激爭,這些保本條款漸漸由保本變成包賺錢,保證六、七厘的回報,演變成現時各種各樣的VA。 簡單而言,VA就是一個指數基金和指數認沽證的混合體。投保人買了保單以後,保單的錢便投資到一個指數基金當中。假設投保人在20X1年買了一份30000元的VA GMWB保單,其時恒生指數30000點,投保人的資金便透過保單投資於恒指之上。保單保證投保人每年有7%回報,可就是說投保人甲在20X2年最少可以拿回32100元。 假如在20X2年,恒指突然暴跌至10000點,基金市值就由原來的30000元減至10000元。此時,投保人可以行使保單中的選擇權,提取32100元的保證金額,唯一限制就是要分十五年提取,即是每年提取2140元。


這種保單問題可不少。假如恒指由30000點暴跌至10000點,而投保人選擇拿回32100元,但是恒指在10000點橫行一年,投保人的基金就只剩下7860元(10000-2140)。就算其後恒指返回30000點,基金市值也只有21440元(7860×3-2140),跟27820元(32100-2×2140)的保證金額相距甚遠。 換句言說,只要投保人在跌市之後開始提錢,基金有一部分款項將被提出,因此就算恒指返回30000點,基金市價也較保證金額低。除非股市大好,否則保險公司有可能虧錢。再者,股市跌得愈多,基金市價和保證金額的差距便愈大,投保人行使選擇權的機會也愈大。 投資者不宜貪便宜入貨 在風平浪靜,股市平穩上升之時,VA GMWB是絲毫沒有問題,保臉公司甚至因為VA GMWB中的選擇權而多賺一筆。有人把此形容為在壓土機前撿麵包碎,為蠅頭小利而冒巨大的潛在風險。


一旦股市暴跌,VA GMWB便變成計時炸彈,投保人行使選擇權的機會大增,保臉公司可能要賠償巨額金錢。諷刺的是,保臉公司作為風險管理者,首要職責是要不被「Fat tail event」一擊即倒,但是VA GMWB這種保單 卻大大增加了保臉公司的 tail risk,實在令筆銘費解。 VA GMWB此事一日未蓋棺,宏利的管理層都很難對這些保單的最終賠償金額下定論。筆銘認為管理層總算肯亡羊補牢,以供股提高資本比率,如此穩健作風,值得嘉許。


宏利未來的股價走勢主要是視乎北美股市能否一轉弱勢。為了安全起見,筆銘建議讀者暫時還是不要貪便宜,因為便宜二字在股票市場往往是英雄塚。

Wednesday 11 August 2010

沽清滙豐買內銀!

滙豐(005)上星期公布中期業績,貸款損失較預期少,稅前盈利上升一倍,是一份不俗的成績表。筆銘有一位好友在七、八十年代逢出糧便買滙豐,多年以來年年如是,現時已經身家豐厚,收股息收到手軟。長揸滙豐的策略雖然以往十分成功,但將來是否依然正確呢?筆銘認為滙豐並不是特別便宜,而且未必是穩陣之選,加上未來增長並不突出,所以換馬至內銀股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首先,唱好滙豐一方經常以便宜二字作為主要論據,但是便宜的股票往往可以一直便宜。唱好一方認為在過往十年中,滙豐平均市賬率為兩倍以上,而現時卻只是1.4倍,因此實屬超值。再者,滙豐於○七年高達一百五十元,但過去半年卻只是在七、八十元徘徊,上升空間頗大。 十倍市盈僅屬合理 筆銘認為此實屬歪理,滙豐過往的股價跟未來走勢也沒多大關係,否則大家都應該買一跌不起的電盈(008)。未來滙豐的股東資金回報率(ROE) 也將不復當年之勇。以往歐美銀行因為有影子銀行系统之助,兩成ROE是家常便飯,但此景於短期之內將難復返。既然ROE下跌,市賬率較低是理所當然。 筆銘估計滙豐今年營運收入大概680億美元,支出約360億,平均貸款損失(cross cycle loan loss)* 50億,除稅後normalized earnings約為200億,相當於15% ROE。歐美銀行現時也只是處於七倍市盈率,所以滙豐現時十倍市盈率也相當合理。 

預期歐美息差收窄 滙豐現在也未必再是以往的穩陣之選。長息在過去幾月普遍下跌,令利率結構曲線漸趨平坦,令筆銘預期未來歐美銀行業的息差在下半年將會收窄。○九年的息差之闊實在罕見,因為短息在政策因素之下暴跌,而長息依然未反映歐美經濟在可見將來將會長期低息。雖然未來滙豐貸款損失將會每年遞減,但是息差收窄的機會頗大。 在經歷金融海嘯過後,銀行監管條例將會更嚴苛。歐美銀行未來數年主要都是以固本培元,重返正業為主務,逐漸減低槓杆比率。草擬中的Basel 3整體上對一級核心資本和存款結構的要求提高,兩者都無可避免地對ROE帶來一定衝擊。 增長動力不及往年 作為投資者,我們也要面對現實,滙豐不再是以往的高速火車。

說到底,滙豐是一間國際銀行,只有一成七的資產在新興市場,其他資產都集中在歐美和香港這些飽和地區,增長動力不及內銀股。 筆銘認為香港依然有不少人都有滙豐情意結,覺得它是穩陣藍籌股。事實上,滙豐早已「升呢」成為巨型國際銀行,股價是跟着環球經濟走。除非環球經濟走轉勢,全面大好,否則滙豐將難大升。 現時換馬,沽清滙豐買內銀應該不會大錯。股市要再升,下一浪應該輪到內銀和內房股,內需股是時候稍作休息。

只要國內經濟不「爆煲」,內銀和內房便有條件回升。就算國內經濟真的有什麼三長兩短,阿爺還有本錢可以再救一次市。畢竟內銀股現時只是十一二倍市盈率,而且長遠前景秀麗,值博率無疑較高。

註 * 風險性資產(Risk Weighted Assets)一萬餘億美元乘50點子:US$1075bn×50bps

Wednesday 4 August 2010

成功乃失敗之母

聶歌信山道地皮以104億元售出,有分析員估計地產商要平均呎價高達3萬元才能收支平衡。最近筆者友人賣出持有多年的太古城單位,呎價竟達1.3萬,實在令人撟舌難下。過去數月,樓市炒風已經由豪宅蔓延至中小型樓宇,加上愈來愈多人認為香港樓價再也跌不下去,令筆者深信樓市經已升至「水尾」。

閒話過後,是時候言歸正傳。現時香港不少行業都北望神洲,連打工仔也要經常北上,但是為何一眾香港地產商在內地發展的步伐卻是如斯緩慢?

新鴻基(016)的股東資金足足是中國海外(688)的五倍多,每年收租「收到手軟」,但依然不能衝出香港,在內地佔一席位。香港地產商富可敵國,財務狀況良好,彈藥充足,理論上在內地發展應該「錢途」無限。在此,筆者嘗試淺析當中原因。

遊戲方式 中港不同

首先,香港地產的遊戲方式跟內地不同,香港是以價為主,但是內地卻以量取勝。香港實行高地價政策,土地供應不多,所以地產商賣樓都善價而沽,有時侯賣很多單位,有時侯卻不賣。
相反,內房股在經營上一般都以量為主,地產商大多都不斷買地,不斷賣樓。恒基(012)和新鴻基雖然在國內的土儲不少,但是因為賣樓速度慢,所以增長步伐遠遠不及內地發展商。其他北上的地產商如瑞安房地產(272)和新世界中國(917)的賣樓速度也經常為市場詬病,因而NAV折讓一直較大。


在速度上,香港地產商明顯地慢三拍,未能充份把握內地樓市升勢。
香港地產商除了捕捉周期以外,實在較難在國內以便宜的價格買地。在國內做地產生意,香港地產商除了對地區不熟悉之外,政冶關係也較弱。雖然中央政府以政策鼓勵公平競爭,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實際上地方政府的權力往往較大,不會輕易容許香港地產商進入他們的圈子。

官商合拍 無謂冒險

相對上,香港就簡單得多。跟香港政府達成共識遠比跟國內地方政府達成共識容易,因為財雄勢大的地產商是一眾退体政府高官的俱樂部,這是公開的秘密。用錢能夠解決的問題對地產商來說不是問題。論地產的「營商環境」,香港實在遠比內地優勝得多。既然如此,又何須北上?

再者,現時香港主要的地產商都是六、七十年代起家,在八、九十年代的升浪中茁壯成長。某程度上他們已經賺夠上岸,不須拼搏冒險,每年豐厚的租金足以讓他們家族幾十代後人當二世祖。香港地產商實在沒有誘因轉戰大陸,闖一番新天地。相反,國內地產商,尤其是民企,都是以「膽搏膽」起家,經營上遠較進取,這從它們的負債比率中便能充份地反映出來,所以甚少香港地產商有魄力能跟民企一較高下。

俗語有曰:「失敗乃成功之母」,筆者認為成功也是失敗之母。香港地產商由於在過往幾十年太成功,現時已經漸漸失去了以往的拼勁,在內地發展得較為成功的除了恒隆(101)和瑞安房地產之外便寥寥可數。長遠而言,筆者更鍾情內房股,現持有中國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