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8 December 2011

佳兆業風險高 鷹君較穩陣


瑞信早前推薦了8隻利是股,筆者上星期分析了美聯,本星期則想淺談佳兆業(1638)和鷹君(41)。
佳兆業在2009年12月上市,是一間始於深圳的內房股。以現時67億元的市值計算,市賬率為0.5倍,但其實估值跟股價表現並無必然關係。地產是一盤低買高賣的生意,要在適當的時間舉債和買賣資產。佳兆業的問題是過去兩年在二三線城市大量借錢買地,淨負債由上市時的30億元升至今年年中的83億元(淨負債對股東權益由43%升至76%)。
以佳兆業買地的時間來推算,這些新項目的利潤率亦可能遜於同業。佳兆業美其名是走出珠江三角洲,但是這些新城市亦可能帶來管理上的新問題。再看看銷售方面,10月的營業額有19億元,但在11月卻跌至12.5億元,是明顯地放緩了,其貨如輪轉的營運策略終歸亦受大環境所限。
一旦內地樓市持續量價齊跌,佳兆業的流動性風險便會增加。佳兆業未來一兩年應該是會以減債為目標,再大量買地的機會不大。
若果內地樓市V型反彈,佳兆業的確可以錄得可觀升幅。美林推算佳兆業的NAV為6.4元,而德銀則估計6.7元。不過筆者較為保守,同時認為內地未來3年經濟將會放緩,樓價在過去幾年跑贏收入太多,而且現時已經有不少優質內房股大平賣,佳兆業並非上上之選。
若然佳兆業的唯一賣點只是估值便宜,則吸引力不大。淡馬錫早着先機,今年5月中高價套現近4億股,金額近12億元。
鷹君的兩大業務是酒店(約四成)和收租(約六成)。筆者認為酒店業是一門非常難營運的生意,因為要先投入大量資本,固定成本較高,但是盈利卻會隨着經濟(主要是入住率和收費)大上大落,在經濟放緩的時候是理應盡量避免酒店股。鷹君以Langham的品牌在香港和海外營運酒店,而海外酒店相信會受外圍疲弱的環境拖累,香港酒店則受惠於內地旅客南下,相比之下較好。
在收租業務方面,鷹君主要是持有51%冠君REIT(2778)和鷹君中心等物業。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寫字樓的需求頗受股市影響。除非恒指明年大升,否則租金下跌的機會較大。商場的租金則受惠於內地自由行理應跌幅較少。因此,分析員預期明年的每股盈利會倒退,由今年的2.31元跌至明年的2.25元,筆者認為這可能已經是過於樂觀!
傳統上,鷹君的市賬率約為0.5倍,但現時只跌至0.3倍。若果把明年的盈利預測打個八折,鷹君的市盈率則為8.5倍。佳兆業和鷹君兩者估值都便宜,但若果一定要從中選一,則鷹君較為吸引。一如其他香港地產股,鷹君的淨負債只有16億元,淨負債對股東權益為5%,財務狀況十分穩固。
最後,筆者祝大家新年快樂!

Tuesday 20 December 2011

美聯是個價值陷阱


瑞信早前推薦8隻利是股,美聯(1200)、鷹君(041)、澳科(2300)、佳兆業(1638)、匹克(1968)、創維(751)、耀萊(970)及天虹紡織(2678),筆者打算於未來數星期在本欄逐一點評,本星期則淺談美聯,而分析美聯就必須先看樓市成交。瑞信看好美聯的論據正正是成交量有機會大升。
地產經紀行的盈利是很難預測的,因為樓市的成交量波動大,市場由淡轉好時,盈利是可以倍數上升(每股盈利由2006年0.2元,大升至2007年的0.9元)。港府自去年11月推出額外印花稅後,令大量炒家離場,削弱了樓市的流動性。美聯集團主席黃建業近日更預期,明年總體物業交投量將比今年下挫15%至20%。
明年面對三大問題
美聯未來一年面對着三座大山:第一,銀行不斷加按息,令更少人「上車」或由細樓換大樓;第二,額外印花稅依然未解除;第三,樓市轉淡,買家信心轉弱,成交量亦將偏低。
早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暗示若果樓價下跌,港府可能會放鬆之前針對樓市的措施,而市場猜測額外印花稅有可能被取消。美聯在短暫急升後,港府又急急澄清政府無意提早檢討額外印花稅。
美聯上半年的營業額同比上升近11%,但盈利卻因為成本上升而下跌近14%。翻看往績,上半年一般佔全年營業額一半(2010年47%、2009年45%及2008年72%)。今年下半年的成交低於去年約四成,所以美聯今年業績差絕對是意料中事。美聯於2008年下半年,當成交量大跌時是虧損的。
不過,股票分析是看未來,最關鍵的反而是明年的盈利將會是多少。今年年初之時,分析員預測2012年的每股盈利為0.67元,目前他們的預測則為0.43元。以現價來計算,美聯明年的預測市盈率約9倍,估值的確不昂貴。就算再對明年0.43元的每股盈利再打個八折,市盈率亦只是升至11至12倍,而美聯過去10年的平均市盈率就正正是11至12倍。
在資產負債表方面,美聯手頭現金充足,於6月尾時有近15億元淨現金,而市值則為29億元。美聯的派息比率亦高達80%,保守估計明年股息率約7%,相當吸引。
樓市弱 成交量難大升
不過,筆者對樓市未來一兩年並不看好,認為成交量始終難以大升。若果成交量於兩三年後才大升,投資者亦毋須急於在目前買美聯。雖然美聯估值便宜,但目前卻大有可能是個價值陷阱。新地(016)等龍頭地產股在估值上亦已經便宜了好一會兒,但是股價卻一直偏弱,美聯的情況可能與此相似。

Tuesday 13 December 2011

峰會一小步 歐洲半死不活


臨近聖誕,市況應該轉趨淡靜,但是最近關於歐債危機的新聞接連不斷,令不少金融從業員都忙個不停。魔鬼永遠在細節之中,峰會的建議在執行上可能會遇到困難。同時,在市場的壓力亦接近提升了德國的議價能力,令她在歐盟的影響力漸增。
歐債危機源於國家入不敷支,市場對其還款能力存疑,因而拋售其債券。上星期的峰會提出的要求有三項:一、結構性赤字不可超過經濟總值0.5%;二、當赤字超過3%之時國家便會自動受制裁;三、當負債為經濟總值60%以上,該國則要每年減少兩者的差距的1/20(例如負債對經濟若果為80%,則未來二十年每年把此減低1%)。不過,在執行上的問題包括:一、制裁制度不清晰;二、歐洲聯盟法院並無實權干涉某國的財政狀況;三、英國否決更改歐盟條約。峰會雖然確立了大方向,但是卻欠奉在執行上的細節,難以完全平息市場的憂慮。
歐洲峰會是場馬拉松
摩根士丹利對峰會的評價是:「A Marathon, not a Sprint」,筆者認為這最是貼切不過。歐洲諸國若果想市場對其財政狀況有信心,必須證明它們能夠持續地徹底改革,單靠上述的機制只怕難令人信服。
歐洲央行亦表態,暗示它們現階段大規模買入國債的機會較少。歐洲在上星期的峰會的確向前邁進了一小步,不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就算是一小步亦是寥勝於無。
歐洲穩定機制(ESM)將於明年年中開始啟用,由成員國分五次注資800億(歐羅.下同),而EFSF則由2013年年中起便不再發放出新貸款。
EFSF和ESM兩者的總放貸量被限制為5000億,金額足以應付小豬,但一旦有大豬出事(例如意大利)又變得不足夠。同時,ESM一改歐盟以往需要全體通過的機制,只須85%以上同意便可。換句話說,由於小國的否決權力大減,大國要左右ESM便更加容易。歐盟國亦同意為IMF提供2000億的雙邊貸款,期望透過其他國家的參與借力打力,但執筆時詳細資料不多。
歐羅區解體眾人皆輸
分析員估計明年歐洲銀行業要為8000億的債務再融資,所以歐洲央行無所不用其極地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央行開始發放三年期的資金,接受以貸款為抵押品和減低存款準備金,冀銀行融資環境更為寬鬆。
不過,在國債同時由零風險變成有風險資產之時,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行動。同時,歐洲央行亦減息四分之一,因為經濟下滑令通脹風險減低,近期歐洲的工業數據的確令人擔憂。
作為投資者,筆者傾向認為歐羅區並不會解體,因為從博弈的角度看,這是個眾人皆輸的策略。在未來一兩年當中,歐洲在半死不活的情況下相信會是上落市居多,非常難玩!

Tuesday 6 December 2011

人口結構轉變能否左右股市 ?

人口結構對經濟的長遠增長有莫大的關係,但是其影響卻難以量化。
世界人口過去四十年翻了一番,但發達國家近年出生率偏低的情況下,未來亦再難以此速度增長。此外,在人口老化之下,處於工作年齡(約為18至65歲)的人口比例亦減低。
香港在社會自然發展下出生率減低,內地的出生率卻是在一孩政策下被人為地壓低,而在印度等新興市場出生率依然比較高,人口的平均年齡亦較低。
人口老化 開支大增
這對經濟有着雙重的負面影響,在社會上勞動人口減少的同時,經濟的創造力亦隨着年輕人愈來愈少亦會減弱。除非勞動人口的效率大升,否則便不能抵銷勞動人口減少的影響。
以內地為例,當農民大量湧向工廠之時,工業發展的生產力遠較農民耕自己的田為大,亦即是勞動人口的效率大增。又例如,當科學家有新發明時,新科技的出現能令勞動人口在不增加的情況下,生產力大升。
人口老化令勞動人口減少令稅收減少,退休人士增加令開支增加。歐美不少國家已經負債累累,醫療成本和退休福利隨着人口老化而大增,令政府百上加斤。
政府有兩個選擇:第一,瘋狂加稅和削減福利;第二,印銀紙。民選的政府一般會選擇後者,因為後者是慢慢死(通脹),前者則是立刻死(被選民踢走)。
人口結構亦會左右資產市場。一般人在20至39歲都是債仔,因為要借錢買樓;進入40至64歲則是累積資產期,盡量滾大自己的財富;踏入65歲以上便開始沽售資產以應付日常開支。
退休沽貨 套現養老
有分析指,二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代人在90年代進入投資期,令大量資金追逐股票和其他資產,造就了當時的大牛市。這一代人現正步入退休期,逐步沽售手上的資產,這將令資產市場出現長期的熊市。持續的沽售亦為企業和政府融資增添難度,令資本的成本(cost of capital)上升。
人口結構對資產市場的影響難以確實地量化,雖然它邏輯上是存在,但是實際上卻虛無縹緲。以香港樓市為例,在戰後嬰兒潮在80年代買樓的一輩人,從資本增值而賺個盤滿砵滿,進入退休期收租也收到手軟,又有何誘因要賣樓?上述的分析雖然不無道理,但是筆者依然覺得其論述過於粗疏,實在難免令我想起「right for the wrong reasons」這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