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6 December 2011

人口結構轉變能否左右股市 ?

人口結構對經濟的長遠增長有莫大的關係,但是其影響卻難以量化。
世界人口過去四十年翻了一番,但發達國家近年出生率偏低的情況下,未來亦再難以此速度增長。此外,在人口老化之下,處於工作年齡(約為18至65歲)的人口比例亦減低。
香港在社會自然發展下出生率減低,內地的出生率卻是在一孩政策下被人為地壓低,而在印度等新興市場出生率依然比較高,人口的平均年齡亦較低。
人口老化 開支大增
這對經濟有着雙重的負面影響,在社會上勞動人口減少的同時,經濟的創造力亦隨着年輕人愈來愈少亦會減弱。除非勞動人口的效率大升,否則便不能抵銷勞動人口減少的影響。
以內地為例,當農民大量湧向工廠之時,工業發展的生產力遠較農民耕自己的田為大,亦即是勞動人口的效率大增。又例如,當科學家有新發明時,新科技的出現能令勞動人口在不增加的情況下,生產力大升。
人口老化令勞動人口減少令稅收減少,退休人士增加令開支增加。歐美不少國家已經負債累累,醫療成本和退休福利隨着人口老化而大增,令政府百上加斤。
政府有兩個選擇:第一,瘋狂加稅和削減福利;第二,印銀紙。民選的政府一般會選擇後者,因為後者是慢慢死(通脹),前者則是立刻死(被選民踢走)。
人口結構亦會左右資產市場。一般人在20至39歲都是債仔,因為要借錢買樓;進入40至64歲則是累積資產期,盡量滾大自己的財富;踏入65歲以上便開始沽售資產以應付日常開支。
退休沽貨 套現養老
有分析指,二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代人在90年代進入投資期,令大量資金追逐股票和其他資產,造就了當時的大牛市。這一代人現正步入退休期,逐步沽售手上的資產,這將令資產市場出現長期的熊市。持續的沽售亦為企業和政府融資增添難度,令資本的成本(cost of capital)上升。
人口結構對資產市場的影響難以確實地量化,雖然它邏輯上是存在,但是實際上卻虛無縹緲。以香港樓市為例,在戰後嬰兒潮在80年代買樓的一輩人,從資本增值而賺個盤滿砵滿,進入退休期收租也收到手軟,又有何誘因要賣樓?上述的分析雖然不無道理,但是筆者依然覺得其論述過於粗疏,實在難免令我想起「right for the wrong reasons」這一句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