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0 November 2013

內地應穩紮穩打改善生產力

審視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除了看量,其實更應該重其質,因為GDP增長是可以用錢買回來。環顧亞洲,要維持幾十年的長期發展並非易事。東南亞的成功例子不多(新加坡是例外),香港在過去十幾年基本上是「食老本」,日本前後迷失共二十年,而南韓現時則發展至財閥割據。早前,香港有些媒體報道一些港人移民至台灣的點滴,講述他們在彼岸完成在港較難達到的夢想(例如開咖啡店,做時裝設計師等)。蔣家自1949年撤離內地後,痛定思痛,總算在台灣做出一番成績來。台灣由一個資源貧乏的小島發展成今時今日着實不易,而筆者認為台灣的發展史頗值得深究。
台灣土改奠工業基礎
台灣被日本統治多年,在城鄉兩地皆建立了不錯的基礎建設,引入了基本的教育制度。國民黨於1949至1953年進行土地改革,強行將地主的土地轉給農民,而地主的賠償70%為債券,餘下30%為公營事業股票。此舉原意是削弱地主的權力,並收買農民的人心,屬政治舉動多於經濟措施。重新分配土地當然大為提升了農民的生產力。在政府意料之外的是,以農戶家庭為單位的經濟結構產生了大量的中小企。它們形成了極具彈性的生產線,在互相競爭中推動生產力和經濟急速成長,這為六十年代的工業出口騰飛過程奠下了基石。
50年代的台灣與內地關係不穩,蔣介石有一定雄心,政府每年近三份之二的財政開支皆用在軍事之上,延遲了當時的經濟發展。鑑於當時的國際局勢,美國在亞洲的韓、越兩戰之中,據統計一共於50和60年代在台灣投資了1500億美元。到了60年代,台灣的出口開始冒起。政府在70年代推動十大建設,打好根基,並開始發展本土工業,減少進口。為了孕育工業,政府設立了各項關稅,進口限額,利率管制等措施保護本土公司。
踏入80年代,台灣發展高科技行業,仿效矽谷建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大舉投入科研,並吸納外流美國的科技人員回國。當本土的行業打下基礎後,台灣方始去除保護主義,為加入世貿做準備。當中,台灣的發展並非如內地般以信貸催谷投資,亦非如東南亞在90年代般以外債推動投資,而是穩紮穩打地逐步改善生產力。
用錢買GDP陋習須改
反觀內地,現時的經濟結構是國企主導,而國企既得利益者的地位更加是愈坐愈穩。如台灣般在當年的土改重新洗牌,造成大量有極強生命力的中小企互相競爭的情況,絕對是沒可能。內地用於軍事開支的比例當然遠遠不如50年代的台灣,但現時老百姓心裏相當不爽,無論是直接的維穩費用,又或者是間接的維穩福利,都肯定是天文數字。在出口方面,內地過早加入世貿,只停留在血汗工廠的階段,對知識產權的不尊重,窒礙了高科技投資。同時,內地的高科技人才大量移居美國,並有相當一部分樂不思蜀。
內地長期用錢買GDP的陋習,跟台灣穩紮穩打力求改善生產力的發展實在是天壤之別。「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是台灣蔣經國的座右銘。最近,習近平在訪問印尼時亦提到上聯。筆者盼望領導人別再為了追求短暫的掌聲而揠苗助長,能夠抵住壓力,建立萬世基業萬世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