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1 October 2011

中信証券:A股明顯轉勢才持重貨


正當金融市場橫風橫雨之際,無論是優質或劣質股均一跌再跌之時,中信証券(6030)在香港上市了。中國極其強調金融安全,所以金融業(尤其是投行業務)是不大對外開放。中信証券作為行內數一數二的紅色投行,一直都令筆者很感興趣。
中信証券這次上市是以國際配售為主,公開發售則較少,而其中六名基礎投資者已經佔國際配售金額的43%。
在上市首日,有近27%成交是來自中信証券努力護盤,最終始能力保上市價。
上市取得的資金將有65%作收購用途(但暫時並無收購目標),30%發展經紀業務和5%作一般用途。坊間因此有評論認為,中信証券並不急需資金,而上市亦只是完成中資投行「走出去」的歷史使命。
經紀業務大概佔中信証券盈利的一半,其中以佣金價格和交易量兩者的走勢最為重要。歐美不少大型投行的佣金價格在過往十幾年基本上都是一直往下跌。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只要把貨買了進來,無論用哪一個經紀其實分別不大,所以價格就愈鬥愈低。
A股交易量兩優勢
歐洲近年更興起一些另類交易平台,以電子平台取代交易員,成本低廉得多,佣金價格亦繼續下跌。
長遠而言,中國也可能陷入這個困局,所以佣金價格跌到何時方能見底,實在說不上。
滬深股市2007年的成交量比2006年足足多出五倍,可見交易量短期的波動性何其大。長遠而言,交易量依然有兩個增長亮點:首先,內地未來依然會有大量民企上市,A股市場的股份亦逐漸解禁。
其次,內地的股票期貨和衍生工具目前亦只處於起步階段,當監管漸漸放鬆時,這些產品的交易量亦將大升。
在投行業務方面,當內地的金融系統慢慢成熟時,企業毋須再單靠銀行借貸,可以直接到市場上集資。中信証券去年無論是在股票還是債券集資方面均獨佔鰲頭,而兩者的市佔率分別為14%和6%。
根據中央要做大做強的思路,中信証券和中金等證券商的市佔率長遠會繼續上升。雖然大型國企已經上市,但是內地未來會上市的民企依然多的是,尤其自今年起,內地銀行的流動性愈收愈緊,單單是銀行貸款根本已經不能應付資金的需求,所以監管機構才放寬公司在A股上市的限制。
收購國外資產價或高
像中信証券這些周期性強的股份一般都不適宜長期持有。可幸的是,中信証券目前的股價並不昂貴,以上周五收市價12.4元計算,今年預測市盈率約為14倍(明年約為13倍),值博率不俗。
筆者認為,中信証券目前可以小注買入,但要持重貨則宜等到A股較明顯地轉勢;另一項風險是中信証券以收購「走出去」時出價過高,損害現有股東價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