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4 March 2013

另類金融股 皓天與光控


恒指於過去一個多月有波幅無升幅,有不少藍籌股已經升至合理水平(但未至於偏貴),所以市場略為回調也是理所當然。有傳銀行加按息,而地產商近日積極散貨,令筆者不禁想起嘉湖山莊。雖然最近有不少中小型股份發盈警,但亦有不少在調整後估值開始吸引。筆聞集上星期淺談了西部水泥(2233)和遠東宏信(3360),本星期就看看皓天財經(1260)和光大控股(165)這兩家另類金融股。
皓天財經是一家財務公關公司,主要服務南下來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幫助它們在國際投資者面前描繪一個有說服力的故事。皓天財經於去年3月30日上市,以1.39元的招股價發行了2.5億股,淨集資額3.15億元;流通量佔總股數25%。翻看當時的招股書,上市籌集的資金用途如下:
四成集資額(1.2億元)在香港收購公關公司;四成集資額(1.2億元)用於內地的收購,或與內地公關公司共建合資企業;一成集資額(0.3億元)在香港加設一個辦公室及招聘人手;一成集資額(0.3億元)為營運資金及一般用途。
皓天現金豐厚
不過,皓天財經至今仍未有任何收購項目(這是好事)故於去年9月30日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多達4.6億元。在扣除0.8億元的中期息和特別息後,依然有3.8億元現金。筆者執筆時,該股市值為10.3億元,撇除3.8億元現金後則尚餘6.5億元。假設每年盈利為1億元,市盈率便是6.5倍。該股2011年有1.2億元盈利,而筆者推算2012年則約1億元。如果今年股市復蘇,將有更多IPO,盈利隨時大升至1.5億至2億元,市盈率便回落到3.3至4.3倍。
當然,較為保守的算法是3.8億元現金未必全數歸於股東,因為皓天財經在收購時可能會出價過高;再者,財務公關是一盤講求人脈的生意,當一家公司被收購後有大量要員離職,這基本上是浪費金錢。公關行業的入門門檻不高,競爭激烈,所以一般議價能力不強。皓天財經的收入約有六成來自己上市客戶,四成源自新上市公司,所以盈利會隨着市況波動,因此市盈率亦不應太高。筆者的結論是皓天財經並非一隻優質股,不宜長期持有,但可於牛二時少量買入,牛三時沽售,必須嚴守止蝕。
光控是一家投資控股公司,持有的主要業務包括光大銀行4.51%股權、33.33%光大證券和資本市場業務。執筆時,光控市值為248億元,但單單是光銀和光證的市值已經合共246億元。當然,A股和H股互相不可以套戥,再加上光控是多元化的控股公司,所以有集團化折讓亦屬合理。
光控的資本市場業務主要是一級市場投資業務和結構性投資及融資。一級市場投資業務共有40個投資項目,管理的資產總額於去年6月30日時為192億元。以光控在內地的關係網,做私募項目的確有一定優勢。不過,讀者要留意192億元中有95億元是投資在房地產項目,而且中港股市的投資氣氛尚未可容許私募項目以天價上市脫手。結構性投資及融資業務則借助光控的財務資源,以及一級和二級市場投資的廣泛業務管道,發掘各類投資及融資的業務機會。
光控受惠重組
近期有傳國務院已經批准光大集團的重組方案,方案的大意是由光大集團持有光銀及其他金融類資產,理順內部股權的關係。匯金把約90億股光銀股份作為對光大集團的出資,而財政部則把光控香港總部注入光大集團;同時,光大集團欠下央行的貸款及利息(光大集團於九十年代投資失利)則變成匯金持有光大集團的股權。這便把光大集團由單一國有獨資企業改制為有匯金和財政部等股東投資的股份制公司。由於光銀在光大集團中的盈利貢獻極大(近九成),改組亦能把光銀並表在光大集團中。
在改組後,光大集團便成為一個金融控股公司,而有傳光大金控計劃於今年8月18日上市,然後再把金融類資產注入其中,以達致五年內整體上市。
有傳光控會把持有的光銀股權(現市值約75億元)售予光大集團。光控亦打算於今年下半年把飛機租貢業務上市。光控估值便宜之餘,上述兩項催化劑亦有助收窄折讓。不過,光控依然有兩項因素令筆者未敢大手買入:光控沽售光銀套現的金額可能用作收購基金公司之用,以壯大光控的二手市場資產管理業務;光銀和光證在銀行業和證券業的市佔率不高,跟較強大的行業對手尚有一段距離。讀者可考慮小注吸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