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1 February 2015

剎那光輝未必代表永恒

從前有一個大國,她漠視了基本的經濟原則,靠大量增加負債來推動經濟增長。這個大國在過去創造了不少奇迹,並認為其高超的管治能力必定能化險為夷。她認為自己的模式較西方的自由市場優勝,更有效率。這個大國是2008年的中國,亦可以是1933年的德國。現時重讀納粹德國的經濟史特別有意思。
德國在1933年有800萬人失業,但到了1938年已經全民就業。不過,再霸道的政策亦敵不過經濟定律,奇迹並非永恒。
強如納粹德國亦難違經濟定律
在1933年,納粹為了刺激就業發明了一種半政府債券(mefo bills)。當時的央行行長首先開了一家只有少量資本的空殼公司,並以該公司發行債券予企業家。企業家拿着債券到銀行,而銀行拿着債券到央行,央行便會印銀紙兌換現金。有了這些債券,納粹除了興建大量基礎建設外,更以此積極建軍。換句話說,央行基本上是繞了個圈直接承擔了政府的債務。當時市面上流傳的mefo bills總數為國家機密,但傳聞在1939年已經高達國債的三分之二。央行大量印錢當然會推高通脹,但納粹則以行政手段壓制着問題。他們有大批人員監控着市場上的價格,大家都不敢漲價,但各項商品則開始供不應求,並漸漸要配給。
納粹為了推動信貸,引導資金進入指定行業,便定下了一連串的行政手段。他們首先將馬克和黃金脫鈎,讓銀根可以無限制地增長。政府在大蕭條時買入了主要銀行的大量股份,而納粹則在1935至1937年將這些股份賣給自己人,並指導銀行應該借錢給哪些企業,以務求達到他們的經濟及政治目的。德國本身的天然資源不多,要大規模建軍便要入口大量原材料,需要不少外滙。納粹因此又成立了一個部門專門管理跟各國的貿易,貿易要有批文才能進行。
在掌權初期,納粹曾經進行一次私有化行動,退出不少行業,將股權賣出。有評論認為希特拉是以此透過利益輸送拉攏企業家,一方面確保他們的業務有半壟斷優勢,另一方面換取他們支持自己的經濟及建軍政策。納粹在賣出股份的同時,亦大幅加強對各行業的監管,限制着這些企業家的一舉一動,在沒有失去對經濟的控制權之餘,更套現賺了一筆。
在1938年時,德國正是氣勢如虹。當其他各國剛從大蕭條中恢復過來,德國已經全民就業,在驚人的時間內建立了一支世界級的軍隊。這都是靠大量舉債及行政手段得來的。不過,自1939年起,德國經濟的效率急速下滑,這跟軍隊的戰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後,德國又靠從戰敗國掠奪物資及人力短暫地增加產能。當政府在往日建立了不同的行政機構干預經濟,以力圖增加效率,這在短時間內是奏效的,但卻不可持續。不同的部門互相爭權,令情況更加混亂,一旦政府的架構變得臃腫,要瘦身及將架構簡化便更加困難。
強如納粹德國亦不能違反經濟定律,中共又憑什麼突圍而出?
引用蔡楓華的名句:一剎那光輝未必代表永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