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5 March 2015

陸金所上市是好消息抑壞消息?

一如既往,平保(02318)又交了一份出色的成績表,股價在公布業績後兩個交易日大升6%。有分析員估算平保現時有約三成的綜合企業折讓(conglomerate discount),但我認為這反而應該是溢價。大部分保險公司的經紀數目都增長不大,但平保的前線銷售人員卻年復一年地上升。這是源於其混合經營的模式,銷售員除了賣壽險,還能賣車保、信託、基金、信用卡等產品。
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再加上科技配合,讓平保的銷售員比其他保險經紀賺更多錢,這正是混合經營所產生的協同效應。環顧全球,這種混合營運而又成功的保險公司實在不多。
市傳估值近600億人幣
平保這次業績的其中一個亮點,是管理層重申對分拆陸金所上市持開放態度。這立刻引起投資者的無限遐想。如果陸金所上市,這無疑能為平保提供催化劑,而且還能套現一筆資金。A股市場目前尚未有太多網絡金融股,所謂物以罕為貴,陸金所概念獨特,再加上市況熾熱,容易被散戶大炒特炒。數月前,美國的Lending Club乘着這片網絡金融的熱潮上市,並在上市當日錄得90億美元市值。市場盛傳陸金所現時的估值將近600億人民幣(即約平保總市值一成),並且快將以引入策略性投資者,融資30億元。
內地現時有1500至2000個P2P貸款平台。這些平台在本質上跟銀行的差異不大,但卻無需像銀行般面對種種嚴荷的資本要求。平台發展快,監管機構尚未反應過來,以致監管環境出現真空。目前的情況明顯地是不能持續的,單單是去年便有約250個平台倒閉或出現償付問題。
陸金所在2012年開業時為借款者提供擔保,並在初期以此吸引出資者。平保雖然能賺取費用,但以資產負債表擔保借款人的模式其實跟以往的AIG相似,這無疑是在壓路機前撿麵包碎,容易在危機時一鋪清袋。最近,媒體傳出銀監打算對平台設定3億人幣的最低資本要求,並將資產對資本的槓桿限制在10倍以內。營運平台所需的資本相信快將上升。
不會永遠為借款人擔保
陸金所雖然規模快速增長,但畢竟尚未錄得盈利,而且其經營模式尚有太多問號。平保明言不會永遠為借款者提供擔保,一旦未來撤除了擔保,現時在陸金所的出資者又會否大規模地遷移到其他平台?
內地有不少平台都聲稱以大數據評核借貸人的風險,但他們的準確度又有多高?美國有公認的FICO制度,做平台貸款起碼不是瞎子摸象,但中國呢?陸金所對關於借款者的披露少之又少,這又對出資者有足夠的保障嗎?陸金所在相對平穩的環境下拙壯成長了三年,但未來未必能一帆風順。如果陸金所真的是如此前途無可限量,平保又為何要割愛賣股權益街坊?
如果陸金所真的上市,這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