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8 December 2010

冰封三丈非一日之寒

踏入12月,工作漸趨清閒,工餘時還有點精力看一下書,實在不錯!筆銘有幸讀到劉詩平的《洋行之王-怡和》,該書資料詳盡,可讀性甚高。筆聞集今日且借古鑑今,從怡和的往史中總結一些教訓,供讀者參考。
怡和為四大洋行之一,早年業務主要紮根內地,自戰後始遷移至香港。由於有先行者之利,怡和老早便以廉價佔據了本港不少重要的策略性資產。以置地為例,自三十年代起便已是中環的大地主,頗具規模。怡和全盛時期的勢力之強,足以呼風喚雨,但最終也不敵華資。筆銘在此嘗試歸納出三大原因,淺析怡和有何失誤
未能捕捉經濟周期
首先,怡和捕捉經濟周期的能力明顯不及華商。怡和的分散投資策略把一大部分資本調至海外,這不但沒有好好把握香港經濟的急速增長,而且由diversification(分散)變成diworsification(重複),這些零星分散的投資項目一般都回報不高。香港於戰後是片創造財富的寶地,如馮景禧於1967年香港暴動之時把資產調離本港,在多年之後依然後悔。除此之外,置地捉錯地產周期,在八十年代初過份進取,以至其後出現巨額虧損,以至負債急升。置地亦墨守成規,只投資於收租物業,反之華資卻專注於地產發展,兩者財富的滾存速度當然各異。
此外,怡和系一如當時不少英資企業,股權較為分散,結果成為華資的狙擊對象。華資由於一般以家族式企業為主,因此在供股擴張之餘亦十分注重控股權,反之英資的防人之心則較低。怡和在1980年痛失九龍倉,正正是由於股權分散,先後被李嘉誠和包玉剛在市場上收集。1972年在「置地飲牛奶」一役中,置地亦以換股方式收購牛奶公司,令大量置地股票流入散戶手中,為其後的置地收購戰埋下伏筆。這些策略性資產一旦失去,不易復得
股權分散優勢盡失
最後,華資企業除了非常懂得借助股票市場拙壯成長,亦因有滙豐(005)之助而如虎添翼。以長實為例,在197383年共供股十三次,當中更有五次在1973年,股票市場為華資提供資金收購優質資產。當時滙豐銀行因應時勢,亦有意陪養一批華資企業家。李嘉誠得以入主和黃(013),包玉剛成功收購九龍倉(004),滙豐都給予兩者龐大的資金支持。華資商人既有此兩者之助,英資雄厚的資本再也不是絕對優勢
有曰:「冰封三丈,非一日之寒」。依筆銘拙見,怡和失勢是由一連串錯誤累積而成。若果單單是捉錯周期,但負債不高,問題並不大。若果現金充足,有足夠彈藥打攻防戰,雖則股權分散也未必會痛失九龍倉。因此,企業應定立一系列的守則,而且嚴格遵守,不可偏離,盡可能減低出錯機會。以銀行為例,它們可以自訂核心資本必須高於8%,每年貨款增長不可高於15%等守則。做人講原則,做生意也必須講守則。怡和若能自律,可能至今依然能與華資爭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