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7 August 2014

太平保險賬目的含金量

如果有一間公司,業績接連闖高峰,但在同儕間卻艱苦經營,只有些微增長。作為投資者,我們應該相信這間公管理層卓越的執行力,還是質疑其賬目的含金量?上周四,中國太平保險(00966)公布業績,上半年的壽險新業務價值按年大升44%,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表,而股價當天更升近7%。
太平的代理人團隊在2013年由6萬人幾乎倍翻至11萬人,在內地壽險業一支獨秀。在去年6月,單在這一個月內,人數便大增逾3萬人,讓人略有季末粉飾櫥窗之感。其實,內地招聘新保險代理人頗困難,因近年業內競爭激烈,再加上內地監管條例對保單佣金率設有上限,代理人收入普遍遜於其他行業,以致難招新人入行。即使如國壽(02628)和平保(02318)等龍頭公司,其代理人數目在去年分別下跌6%和增加9%。
培訓業務人員非一朝一夕
壽險業已經有百多年歷史,邏輯上代理人人數大增有兩個解釋。第一個原因是太平出的錢較同業高得多。單單是高丁點兒是不夠的,因為如平保等龍頭公司對代理人、不論是產品的訓練和科技上的支援都相當不錯。第二個原因是太平的管理層執行力強,管理業務遠較同儕出色,因為這個行業實際上沒有太多技術上的秘密。
翻看太平的代理人數據,在2012年每個代理人平均每個月賣1.7張單,在今年首5個月這下跌至1.2張,但同期的人均賣單金額卻上升八成。筆者猜想太平應該是招聘了一批擅長賣大額保單的代理人,因為如果招聘新人必然有一段培訓期,很難在短時間內將人均賣單金額推得這麼高。通常的做法是以簽約獎金把代理人鎖上一段時間,但這種做法普遍成本較高。從會計原理的角度而言,這些成本是可以先資本化,然後再慢慢攤銷。
另外,太平在2012年向旗下壽險業務注資25億元人民幣,在2013年又注資了38億元。太平的業務增長快,資本需求大,母公司要不斷注資。為了減低對母公司的資本需求,太平壽險最新的辦法是再保險,以保單未來的預期盈利為抵押,間接向保險公司借錢。據管理層所言,這樣借錢較在市場上發次級債更便宜。僅在2012和2013年,太平調改其壽險業務的假設及計算模式,令其內在價值增加67億港元。據筆者了解,太平去年的財務總監和壽險精算師都有人事調動。筆者肯定太平的賬目是真金不怕洪爐火,但含金量有否從9999金下降至999金,則留待讀者自行判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