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0 January 2016

滙控為何找基辛格當顧問

根據英國傳媒SkyNews報道,滙豐控股(00005)找來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做顧問,在遷冊一事上為董事會提供意見。基辛格是個中外聞名的外交家,但卻不見得是個對銀行監管條例有獨特見解的人。滙控的董事會找他來當顧問,理應不是因為他有什麼專業知識,而是要借助他的人脈。
在中國這個人治社會,找對說客基本上已經成功了一半。基辛格是人所共知的中國通,筆者猜測滙控是找他來跟中國政府談條件,看看如果遷冊至香港,滙控在內地能否有更大的自由度。例如,當年AIG的 Hank Greenberg由於跟時任總理朱鎔基有交情,友邦(01299)在進軍內地時是以100%控股的形式營運,而其他外資保險公司則必須建立股權各佔半的中外合資企業。
另外,滙控一直沒有放棄在交通銀行(03328)的19%股權,但亦一直拿不到51%或以上的控股權。
向華爭取更佳條件
說穿了,滙控在遷冊一事便是看中英兩國哪一方能提供更優厚的條件。當滙控營運到這種環球規模,它是不可能不涉及政治考慮。
筆者認為現時的種種跡象都顯示,滙控基本上是不會遷冊至香港。
首先,英國政府去年7月宣布減低滙控及渣打(02888)這兩家英國銀行的銀行徵費。它們兩者都是以英國為總部,但大部分盈利都來自海外。
其次,英國監管機構起初的意向是分拆出來的零售銀行必須獨立經營。滙控集團可以持有其股權,但卻不能影響它派多少股息,又不能將零售業務的資本隨意抽調到集團的其他業務。去年10月,英倫銀行指分割銀行(ring fenced bank)只要符合資本要求,在通知央行後便能派息。
第三,滙控十大股東之一的安本資產管理公司(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的行政總裁Martin Gilbert在本月接受訪問時指滙控遷冊的機會不大。空穴來風未必無因,一個這麼位高權重的人理應是不會隨便信口開河,胡亂推測。
第四,英國稅局在本月承認已經停止對滙控客戶的稅務調查。綜合上述變動,英國政府看來深明狗急跳牆的道理,在去年開始放軟手腳,免得滙控把心一橫遷冊至香港。
第五,由於內地經濟並無好轉跡象,中國對滙控的吸引力亦消退了一點。
在業績方面,滙控依然缺乏增長動力,去年第三季收入按年下跌4%。按高盛估計,美國每加息100點子(1厘),滙控的盈利便上升9%。要留意的是,滙控的每股盈利約為6元,但當中的信貸成本卻僅為30點子。如果將信貸成本調升至周期的平均數(大概50至60點子),盈利則下降約10%至13%。換句話說,現時的市盈率經調整後便約為10倍左右。內地貸款目前只佔滙控總貸款的4%,對資產質素的影響不大。滙控現時最吸引的是高達7%的股息,以及它11.8%的核心一級資本比率。這些因素在刻下動盪的市況是有點吸引力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