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5 March 2011

為人民(幣)服務

人民幣在香港金融業的角色日益重要,除了人民幣貿易結算,亦有企業發行人民幣債券,港交所(388)也正為人民幣IPO做準備。香港已經不再單單是國內企業的上市平台,其金融業現正變得愈來愈多元化。隨香港逐步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本欄(逢星期三)將一連數星期撰寫〈為人民(幣)服務〉系列,淺談香港現在的人民幣業務,而本星期則從宏觀層面,先概括地描述一下整件事。

中國被逼買美債
套用時下潮語,美元霸權是非常「屈機」的。現在國際貿易的主要結算貨幣是美元,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每年都出口大量貨品到美國,從而獲得大量美元儲備。由於這些美元金額龐大,中國政府差不多是被迫買美國國債,因為其他美元資產很難容納這筆錢。結果,中國被迫做了美國的大債主,支撐了美國的經常賬赤字。
美國在金融海嘯後不斷印銀紙,加上本身負債累累,美元的傳統避險功能已經減弱,這在近期的中東局勢動盪中尤其明顯。對中國而言,弱美元會減低手頭上美元儲備的購買力,同時也對出口不利。以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能減少美元儲備的累積速度,分散滙率風險。香港由於要維持聯繫滙率制,所以外滙基金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當人民幣滙價能夠自由浮動之時,所需要的外滙儲備也將大減。
人民幣走出去基本上是大勢所趨。中國過去有多項改革都是以「摸着石頭過河」的方式進行,人民幣國際化當然也不例外。香港的銀行體系穩健、資本比率高、結算系統強,是理想的離岸中心,可以先讓人民幣在國外慢慢流通起來。香港這個離岸中心正好是防火牆,在有必要時能起關鍵的作用。現時岸內和岸外的資本流動,依然需要國內不同部門審批。90年代的日本和亞洲金融風暴都是大量資金在短時間內外流,而令實體經濟崩潰的好例子。
人幣產品應運而生
人民幣現時主要是透過貿易結算走到香港,令香港銀行的人民幣存款在過去兩年大增。這些人民幣存款最初只是待在銀行裏,但當岸外存款累積到一定金額時,以人民幣融資的方式(人債和人民幣IPO等)便會應運而生。當人民幣資產種類愈來愈多之時,香港便可以發展人民幣財富管理業務。最後,當人民幣的投資渠道愈來愈多,用人民幣作貿易結算的誘因也就愈大。這三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為人民(幣)服務〉下星期三將會簡介人民幣貿易結算的發展和過程,有興趣的讀者請留意。
為人民(幣)服務系列.之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