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9 October 2012

遏抑樓價須由聯滙着手


高盛最近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審視2008年金融海嘯後各項資產的回報,其中名列前茅的皆是不太受歐美經濟放緩拖累,但又受惠於環球央行「放水」的資產,如白銀、瑞典和加拿大房地產,又或是東南亞股市等;香港樓價飆升的主因並非源於供應短缺,而是聯繫滙率令利率持續偏低,這情況跟上述的資產相若。在淺析了流動性和人口變化後,本欄是次探討政策如何左右樓市。
香港政府在樓市上的政策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①控制需求、②刺激供應、③規管新盤銷售。控制需求其實亦離不開兩招,就是印花稅和限制按揭成數(LTV),印花稅增加了炒家的成本,對打擊短期炒賣非常有效,反映住宅短炒的摸貨註冊個案已連續三季只有十多宗的水平徘徊。
出虛招有利執政者
金管局則以維持金融體系穩健性為由,試圖限制買樓人士的借貸水平,這並不能扭轉因為低息而流入樓市的資金,只是略略打壓其勢頭而已。
這兩項政策在推出時的確令樓價回調,因為炒賣資金幾乎被趕出私人住宅市場;但這長遠卻令樓市的升勢更穩固,更難大跌,因為買家的防守能力非常強。
在過去兩年,平均新批核貸款的LTV只為約50%,即樓價要下跌最少一半,這批買家才會淪為負資產。就算樓價在短期內下跌二、三成,買家亦未必有太大壓力需要沽售物業。
聯繫滙率令投資者為了保值而買樓,這種需求之大,並非單單是政府增加供應便能應付。
今年6月,任總撰文指出可以檢討聯滙,但政府則稱聯滙在過去30年行之有效。
事實上,政府如果真的要推翻聯滙,亦將在投資者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執行,以防炒家圖利。
港元在1983年大幅貶值,於一個半工作天內兌美元急跌15%,港府推出聯滙只是穩定滙價的權宜之計,問題是,美國和香港的經濟周期未必同步,在90年代初及金融海嘯過後,聯滙令香港的資產價格急升,直接影響民生穩定,有違國家領導人建設和諧社會的宏願。
梁振英上任未幾已經淪為弱勢政府,恐怕難以在政策上作出任何大變動,更遑論廢除聯滙。
既然聯滙才是樓價上升的主因,如果筆者設身處地,便會不斷推出如「梁十招」等的虛招,扮勤政愛民,一直等到樓價回調時,便撲出來領功。不合理的情況,通常不能永遠地持續下去。
供樓負擔比率過高
香港2011年的家庭入息中位數為20200元,終於返回1997年的水平。香港在過去十年依然未能走出經濟轉型的困局,中產家庭的收入增長不大,預期未來的增幅亦不大。
家庭收入由2006年至今升近兩成,但是樓價卻翻了一番;以供樓負擔比率計算,則由2006年的35%,升至目前的50%;在收入年均增幅可能不到5%的前提下,50%的供樓負擔比率絕對是過高。
審視香港樓市.之四,之三刊10月3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