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0 October 2013

信達上市:又多一個提款機

「出黎行,預咗要還」——這句話正是內銀股改革的寫照。朱鎔基於1993年進行緊縮政策及收緊信貸,再加上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令九十年代末內地銀行體系累積大量壞賬。中央的改革離不開三道板斧:會計把戲,注資及移除壞賬。以建行為例,股東權益由2002年的負1330億元(人民幣.下同),大升至2005年6月上市前的正2010億元。鑑於市場盛傳信達將在12月於香港上市,筆者於本文重溫建行上市的過程,審視信達在當中的角色。
整個改革過程分五個步驟:
1. 人行於1998年將存款準備金由13%減低至9%,讓內銀原先鎖在央行的資金重獲自由。然後,建行用新騰空的資金買入492億國債。接着,國家再以這492億元以股本注資入銀行,將資本比率提升至8%的國際水平。連串交易只不過是將錢由左袋轉右袋,從而「創造」資本,跟本是會計把戲。
2. 政府於1999年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將1.4萬億元壞賬(佔當時銀行貸款兩成)從銀行體系中削離。其中,信達是建行的對口管理公司。信達獲財政部注資股本100億元,然後再發債2470億元,再加上30億元現金,買下2500億元的建行壞賬。當中,整個交易是以貸款的賬面值進行,所以賣出壞賬並不會壓低銀行的股東權益。建行因而移除了2500億元壞賬,換入了2470億元的信達債券。以信貸區區100億元的股本來看,信達這家公司當時當然是負資產。
壞賬左手交右手
因此,在建行上市前,財政部於2004年9月發通告,指由2005年起,在有必要時,會協助信達還債。建行手持的2470億元信達債券便在財政部的口頭承諾下便頓然值錢起來。上述的整項交易,說穿了,只不過是政府將壞賬由左手交右手,然後再加一個承諾而已。時至2013年6月,建行依然持有530億元的信達債券(即歸還了1940億)。當初建立資產管理公司的原意是於十年內(1999-2009年)處理好這些壞賬,但信達此刻顯然尚未達標。
3. 第三步倒是貨真價實。人行於2003年以600億美元外滙儲備注入三家銀行〔建行,中行斷(3888)及工行(1398)〕,佔當時外儲的15%,當中建行獲注資1860億元。由於人行不能直接投資於銀行,所以當時人行成立匯金,由匯金注資。在匯金注資前,建行先做kitchen sinking,將原先的股東權益一筆抹清,讓匯金一舉掌握所有股權。
4. 接着,中央於2004年再移除1290億元壞賬,但這一次是以賬面值的一半賣予人行,然後人行再以賬面值的30%至40%再拍賣予信達(這次信達不至於虧錢)。建行以半價賣出1290億元壞賬,收回645億元現金,然後建行被要求買入634億元人行票據,而人行便以這筆資金貸款予信達,讓信達可以買入這筆壞賬。
5. 第五個步驟是上市。匯金於建行上市前引入美銀和淡馬錫為策略投資者,套現330億元,然後再在上市時套現650億元,即上市前後合共回籠1000億元。
上述多項交易的關鍵是:
a. 在兩次移除壞賬的手術後,建行由「壞銀行」變成「好銀行」,從而令「好銀行」資產升值,然後再將升了值的股份以不錯的價格出售。
b. 「好銀行」有了上市公司這個平台,能夠一邊派高息,一邊每隔數年便供股(即上市公司「好銀行」成為了ATM)。
在整個過程當中,信達起初肯定資不抵債,因為他們於1999年要以賬面值買入2500億元壞賬,但卻只有100億元股本。政府以變賣股份套現和收取股息,來應付信達買入壞賬時所發行的2470億元債券,將整個處理壞賬的過程拖長十幾年處理,而其過程如下:
「 匯金在上市前及上市的過程中套現1000億元」 建行上市後(2005-12年)一共派了2000億元股息予匯金。
「 信達的2470億元債券已歸還1940億本金(即有530億元未還)」 至於尚未歸還的530億元,這少於匯金從建行所受的一年半股息,因此建行未來大幅增加股息的壓力減少,該行倒不如增強撥備。
「 信達的2470億元債券要每年付2.25%利息予建行,這由1999至2012年合共640億元」 建行在2010年供股時,匯金有出錢力撐,共付350億元。
此外:「 匯金於2003年注資1860億元入建行,而現時匯金持有的建行股市市值約6400億元」 人行在第二輪的移除壞賬手術中以半價買入壞賬,然後以30-40%賣出,虧損約200億元。
派高息把戲難長久
政府(匯金)持有6400億元市值的建行股份,看似是從銀行重組中「發咗達」,但實際上卻是進退維谷。如果匯金沽售股份,投資者對銀行體系的信心必然大受動搖;但如果匯金不能沽售股份,這只不過是紙上富貴。問題是,自內銀於2009年後力谷信貸增長,再加上利率市場化又快將推出,最近無論是招行(3968)供股,又或者是重慶銀行上市,皆以賬面值進行。有鑑於此,一邊用上市平台作ATM抽水,一邊派高息這個把戲相信不能維持多久。這令中央必須盡快將如信達般的資產管理公司上市。
信達上市前瞻(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