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6 November 2014

美國二戰時已量寬

我們今時今日將量寬(quantitative easing)稱為非典型(unconventional)的貨幣政策,但這其實早在70餘年前已經大派用場,實在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在上世紀30年代,德國和日本都花了不少時間改進軍備,而美國起步較遲,所以當戰事展開便要急起直追。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武裝起來,政府基本上是以成本加溢價(cost plus margin),不論生產過程的效益高低,不斷購買物資。財政部則發行戰時債券融資,而民眾亦視購買這些債券為愛國行為,結果美國政府的負債在幾年內由GDP的四成大升至1倍以上。
在二戰時,美國聯儲局與財政部協定,將國債的孳息曲線鎖死在低水平,讓政府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融資,間接支持戰事。此協議實際的操作是央行直接在市場上買入國債,從而壓低孳息,而這基本上與現時的量寬相似。聯儲局並不能控制其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只能被動地在市場上按協議買債。當二戰結束後,民眾陸續開始沽售戰時債券。由於上述協議尚未廢除,聯儲局只能將這些債券買入。其後,戰後美國的通脹風險上升,聯儲局希望廢除協議,但遭財政部強烈反對。一直到了1951年,維持孳息的協定終止,聯儲局始能重新獨立運作。
日QE加碼 如飲鴆止渴
到1951年後,美國財政部主管財政收入和開支,而聯儲局則負責維持物價穩定,兩者開始有比較清晰的分工。當央行減少介入國債市場後,利率定價亦更趨市場化。聯儲局持有的資產(主要是國債)在1951年是GDP的15%,並一直下跌至1975年的7%左右,央行並無大規模拋售國債,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換句話說,美國參與二戰所動用的錢基本上是印出來的,而政府欠的債一直停留在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上,沒怎樣還過。
借古鑑今,我們再來看看日本的現況。日本的國債已經是GDP的兩倍以上。有人提議既然日本央行已經持有兩成國債,央行又能否豁免政府的債務,將這些國債取消?其實,要求央行將國債撤銷是赤裸裸的做法,等同央行直接為財政部包底。如果央行買入國債後並不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容許債務千秋萬世地就在資產負債表上,兩者在本質上一樣,但是後者感覺上就「唔多覺」。
如果一個國家的財政部和央行沒有清晰的分工,長遠而言其物價幾乎必然會失控,而其貨幣亦會變得一文不值。當政府毋須再為財政赤字負責,可以要求央行不斷印銀紙,政府不遵守財政紀律的誘因太大。如果人民看到政府的開支是依靠央行無窮盡地印出來,他們又何嘗會對手上持有的貨幣有信心?
上周五日本央行宣布QE再加碼,讓政府退休投資基金可以減持國債,騰空彈藥買入股票和房地產。其實簡單而言,安倍已經是黔驢技窮,希望靠製造資產泡沫趕走通縮,以資產升值所產生的財富效應推動經濟。市場真正期望的結構性改革,何時才會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