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4 August 2013

對外開放的得失

內地改革開放的主戰場在八十年代的前半段是推行承包責任制,在後半段就是價格衝關。踏入九十年代,承包制在農村得到空前的成功,但國企依然面臨嚴重虧損。國企承包期太短令管理者投放長遠投資的意欲不大,而且社會保障不足令冗員過多的國企不能裁員。朱鎔基在19931997年為經濟下了一劑猛藥,以緊縮政策解決了價格市場化所引起的通脹。在這段時間內,中國一直都在建構一個「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沿海經濟體系。
「大進大出」策略
鄧小平把特區形容為「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在解放後,毛澤東一直強調自力更生,結果是中國變成閉門造車,在多方面完全和世界脫軌。先前,中國在技術上有蘇俄的顧問相助,但自從毛跟赫魯曉夫反面後,所有顧問在瞬間統統撤走。中國在社會主義和計劃經濟的模式下營運了三十年後,在技術、思維、知識等各方面都急須與國際接軌,對外開放正好帶來新衝擊。
中國的沿海城市無論在地理上或成本上都有出口優勢。由於有不少原材料都在大西北,運往沿海城市的成本太高,所以中央定下 「大進大出」的策略,讓沿海城市直接從外進口,加工,然後再出口。中國在1980年時依然有八成人口在農村,而農村在推行包產到戶後便毋須龐大的勞動人口,沿海工廠的出現正好吸納充裕的勞動力,有效地利用中國人工低廉的優勢。
建世界工廠地位
中央的做法是於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設立經濟特區,引進港澳台華僑的資金,而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往製造業。特區是指中央把部分的管理權下放,讓地方幹部能更有效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並避免依賴外債。官員有一段不短的時間要「跑數」,其政績便是看他們能引進多少外資。外商直接投資能帶來技術和知識,但是借外債卻沒有這些好處。
在摸着石頭過河的步伐下,中央在19841988年繼續把特區礦大,建立出涵蓋一二億人的經濟體系。美國對華的貿易逆差由1985年的不足1億美元,升至1993年的228億美元。在九十年代,中央漸漸拆牆鬆綁,把各種關稅一步一步減低,並把官方滙率由19931231日的5.80人民幣兌1美元貶值至199411日的8.70。當中國在2001年加入國際貿易組織後,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又踏上新的台階,出口在20022009年以每年二成以上高速增長,帶動整個沿海經濟體系騰飛。
到目前為止,沿海城市對外開放的策略整體上被視為空前成功,但筆者對此則有點保留。國際上有不少國家是以關稅和補貼刻意扶持本土產業,讓他們得以建立了一定基礎後才在國際舞台上競爭。外國善用了中國低廉的人工成本,但中國往往只是負責產業鏈中的低端工序,並未能培養出(除了成本以外)真正有優勢的產業。中國對外開放是否得宜,又抑或是開放得過早及過快,相信依然未能蓋棺定論。
重溫改革開放之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