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7 August 2013

要吃米找萬里 要吃糧找紫陽

內地新一輪的經濟改革已經如箭在弦,坊間對此的評論文章已經多不勝數。因此,筆者反而希望重溫以往改革開放的歷史,借古鑑今。
有一點是頗有趣的。李大釗在政治上啟蒙了毛澤東,令毛日後以農民為革命基礎,而並非仿效蘇俄以工人為主的模式,因為當時中國有八成人口為農民。不過,在經濟上毛的路線卻與蘇俄相似,在重工業投資過度,以致投放在農業的資源一直不足。
在大躍進時期的大煉鋼運動明顯地是不切實際,在農業基礎依然薄弱時催谷工業,而並不是農業,輕工業,重工業一層一層地發展。其後,長達十年的文革亦進一步打擊了經濟發展。毛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重大的創新,但他畢竟不是個經濟學家。
救市方案 借古鑑今
當文革於1976年結束時,民眾有熱切求變之心,建構新中國的任務首先落在華國鋒身上。華宣布了一個八年(1978至1985年)的現代化計劃,啟動多個大型基建項目。此計劃犯了毛以往的毛病(即是側重工業,對農業的投放不足),其整體思維依然是以投資催谷增長,而並非建立市場機制,令民眾在牟利的過程中提升經濟的生產力及效率。在道理上,這其實跟金融海嘯後推出的4萬億救市方案相若。
1978年中國的GDP僅為3624億元,但在大量投資下1979年的財赤已急升至206億,為GDP的5.2%。內地在當時資源不多的情況下,在1979年便要停止不少重工業的大項目。財赤亦帶來了印銀紙的壓力,M1在1979至80年分別增長24%及26%,令通脹壓力增加(非官方統計1980年的通脹為15%至30%)。
1978年初的這一劑猛藥令經濟過熱,而中央到了1980年年底進一步削減大型基建項目的投資,在1981年更向部分國企強行推銷國債。在這些緊縮政策之下,經濟開始降溫,而通脹亦由1981年開始回落,但該年的經濟增長卻跌至5.2%。
與此同時, 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否定了華的「兩個凡是」方針,而鄧小平則躍升為最高領導人。農業責任制於1979年在安徽由萬里的領導下試行。責任制又名包產到戶,即土地仍然屬於公有,但整個生產過程則由農戶負責,而農戶在上繳一定數量的農產品給國家後,剩下的可以在市場上出售。責任制在1980年漸漸推行至各省,而在1985年基本上取代了人民公社。
在責任制之下,農民在有誘因的情況下生產力大增,大大減輕了糧食進口的壓力。國內當時流傳「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一說。
恢復積極 刺激生產
工業方面的改革方向跟農業相似,亦是容許企業主管在上繳一定利潤後保留餘下的盈利,而這些盈利可用老發放獎金,大大增加了工人的積極性。四川省在1978年開始擴大6間國有工廠的自主權,這在1979年底便延伸至4200家企業,並在1980年更擴展至6600家。私營企業由1978年的10萬家大增至1983年的580萬家,令經濟一下子活起來。另一方面,中央於1979年在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試辦經濟特區,引進外國和華僑的技術和資金。
承包責任制是內地經濟改革的第一步,令農民和工人恢復積極性,刺激生產力大增。大鍋飯制度當時在國內已經運行了三十年,落實責任制時當然會遇到阻力,但這已經是相對上容易的一步。
計劃經濟由於是人為的計劃,不少商品的生產量未必跟實際需要相符。改革真正的難處是價格闖關,因為價格是市場經濟中導引供求的利器,能更有效地分配資源。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改革的主戰場移師至價格開放,而這亦間接引發了其後的六四事件。
重溫改革開放.二之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