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7 August 2013

價格闖關是六四事件的伏筆

八十年代的經濟基本上是不斷在通脹過高和緊縮政策之間循環,但在波幅中依然能維持不錯的增長。1984-88年貨幣供應平均每年增長兩成,為通脹埋下伏筆。當中央推行責任制後,其中一個後遺症是企業和地方保留的資金相應增加,而各地方政府在1982-84年加大了基建投資。
1984年銀行的信貸按年增長29%,令通脹在1985年再上揚。人民銀行在1985年下半年收緊貨幣供應,並兩次上調存貸利率。當經濟於1986年初放緩時,中央又再次增加貨幣供應,令通脹在1987年再度抬頭,並於1988年5、6月繼續開放價格。
普遍而言,計劃經濟轉型至自由市場時都會面臨通脹問題。坊間其中一個解釋是計劃經濟通過行政手段分配物質,間接壓低了民眾的真實需求,而這在自由市場中便會被釋放出來。當部分農民和企業轉用承包制時,他們的購買力增加亦會導致物價上升。如果物價和薪金調升的比例一致,通脹的實際問題其實不大。
中央在1988年5、6月間放寬了四種副食品(豬肉,蛋,大路菜,糖)的價格,令這些食品在大城市中的價格一夜大升三至六成。內地民眾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整整有三十年基本上未經歷過通脹。價格開放當然令他們非常惶恐,並對自己手上存款的購買力存疑。
中央在通脹高企時,依然選擇在1988年開放副食品價格是基於長痛不如短痛的思維。對於價格開放,經濟學家有兩個理論。第一種認為價格闖關愈快愈好,因為當闖關的過程拉長,有一批商品的價格已經開放,但另一批卻未開放,這便會扭曲價格分配資源的過程。
金融改革必經痛苦
再者,政府在價格開放過程中如果進行補貼,拖得愈慢,代價愈大。如果同時間開放所有價格(所謂的震盪療法),經濟在短時間內無疑會面臨大震盪(亦可能會「震死」病人),但當價格調整後這便是短痛代替了長痛。另一種觀點認為是價格開放應該在穩定的情況下進行,因為工資跟不上物價漲幅會令社會不安,可能引發大規模動亂。
在1984至1988年的短短幾年間,由市場定價的商品由18%上升至57%。到了1988年第三季,中央終於決定重用緊縮政策,收緊信貸,急劇減少固定資產投資,令1989年的經濟大幅放緩。價格闖關這項痛苦的手術令社會動盪不安,高通脹令民眾生活痛苦。價格在半開放的過程中形成了雙軌制,即是市價和官價有相當差距。如果能夠拿到調撥物資的批文,便能以官價拿到物質,然後以市價出售。特權可以用作謀取暴利的這種環境更容易導致貪污的情況出現。這些都是六四事件的伏筆。
至於當下的金融改革,這在某程度上亦是個價格闖關。現時無論是利率和滙率都並非由市場決定,並再次形成雙軌制(例如正規銀行與影子銀行),亦依舊有尋租者(例如國企從銀行借錢,然後放小額貸款予民企)。八十年代的教訓是價格開放無論快慢都會異常痛苦,而金融改革這場大手術相信亦不會例外。
重溫改革開放之二
(之一刊於7月24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